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7748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曾一度被冷落的语言文字训练越来越受到小语界同仁、特别是教学一线教师的重视。大家认为:为了减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把语文课上得扎实而富有成效,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因此,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看待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一、为语言文字训练正名在语文课成标准颁布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训练,致使训练声名狼藉。为了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必先为

2、训练正名。真正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某种能力和熟练技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训练”之“训”是教师的训导和启发诱导,训练之“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操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下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我在这里所说的语言文字训练,着眼点主要在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

3、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大家在教学中都重视启发学生发言,课堂上学生说话的机会不少,但是,说得多不一定是训练。如果让学生发言只是为了说出课文内容,而不管用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通顺规范、简练生动,说得再多也达不到训练表达能力的目的。如果着眼于训练表达能力,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倾听,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归纳和重现,引导学生对别人和自己发言的正误优劣进行辨析、修正、重说,以至把说和写结合进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能领悟到一些语汇、语法和修辞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才算得上是训练。于永正老师在

4、新型玻璃的教学中问学生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回答说:“这篇课文写了5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得清楚而有条理,但提问没有就此结束,而是鼓励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一个学生经过思考后说:“本课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听了学生的发言,于老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由说得正确到说得精练,这是一个训练过程。语文课重视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决定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语文能力靠语言文字训练形成, 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是个工具。掌

5、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经常表现为语言文字训练,有些训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有些训练是为形成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性训练。不仅语文能力要靠训练形成,而且语言积累也要靠训练实现,语文知识也要靠训练让学生领悟,可以说,语文课上的一切活动都带有训练的性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二、训练意识决定语言文字训练行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

6、技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搞好训练。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语文教师应当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语文因素,并具有凭借语文因素进行训练的意识。对不少老师来说,训练意识比语文功底更重要,因为缺乏了训练意识,对语文因素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即使看到了也派不上用场。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抓住教材中典型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辨析,以领悟其中的规律性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运用。

7、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一课有这样一个片断教师: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哎,这个“翠”字怎么写?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下于老师?学生甲:“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学生乙:不带钩的。教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同学们看于老师写,并且抬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于老师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书写错误,看似不经意地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巧妙地进行了一次书写训练。支玉恒老师在太阳一课的教学中问学生: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开头的“一句话”三个字在这儿起到了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说“起到了总结的作用”,有的学生说“还有

8、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又问: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这样作用的,还可以用哪些词?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陆续说出了:“可以这样说”、“总之”、“总的来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以蔽之”、“概括来讲”、“综上所述”等词语。接着,教师用学生找出的词语逐一替换“一句话”进行了引读,使学生体会到汉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采。上述两个案例事情虽小,却从细微处表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功底和训练意识,他们的眼睛在教材里能处处看到“语文”,他们的脑子在备课和上课中时时不忘训练。三、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抓好三个环节备课时找准训练点,搞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搞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搞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

9、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着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找准训练点,打好训练的基础备课时选好训练点并据以设计出训练程序是搞好训练的基础。有时一个大的训练点一旦选定也就理清了教学思路,完成了一节课的教法设计。如月光启蒙(苏教版物年级下册)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有位教师把课题“月光启蒙”四个字确定为训练点,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启”和“蒙”两个语素的意义,进而理解词语“启蒙”的含义,接着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理解课题“月光启蒙”的意思,然后重点赏析母亲在月光下对作者进行启蒙教育的故事。“月光启蒙”是一个富于诗意的文章标题,更是解读全文的纲领,抓住这个训练点带动了一系列训练

10、活动的顺利进行。备课时选好训练点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课文,即所谓“细读文本”。语文教师应当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细读教材文本。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大致要经过感知、理解、赏析、迁移这几步,教师备课也要亲历这样的过程。训练点是在教师熟悉教材的过程中逐步确定下来的。当初步阅读教材的时候,似乎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随着对教材的逐步熟悉和深入了解,又会觉得值得注意的东西很多很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筛选,筛选的根据年段目标、教材特点,还有课后课后练习题。抓住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暴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在美丽的

11、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溶化”?教师利用这个提问进行了一系列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让学生查词典,查出了三个读音为rnghu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 然后,师生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的条件不同,分别是在液体中化开,受热化开,在火中化开。学生又问: “溶”和“熔”有“三点水”和“火字旁”表示与水、火有关,“融”字哪一部分表示与“热”有关呢?教师告诉学生:“融”是形声字,“鬲”(l)是形旁,“虫”是声旁,表示近似读音。鬲是新古代煮食物的器具,有三个粗大的腿,便于受热,因此以“鬲”为形旁的“融”字具有“热”和

12、“温暖”的意思,其他包含“融”字的词语如融和、融汇、消融、融洽、其乐融融等都与温暖有些关系。这样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重视常规训练,落实学段目标必须十分重视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主要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学习生字生词、领会重点词句、复述大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加标点符号、语速测试、读写结合等。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课后练习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训练方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课程标准对这些传统的常规训练都有明确的规定。课程标准第二

13、学段“阅读”目标规定:“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复述是学生把作品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既是对课文理解的检验,又在检验中训练了表达能力,是一种容易操作而富有成效的训练方式。思维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规定:“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为基础,作为常规训练项目的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都是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只要方法得当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过去这类常规训练存在一些问题,不在训练形式本

14、身,而在于做法的不当。现在的课堂上很少见到有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的训练,而比较多见的是教师确定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容,或者让学生自己找出喜欢的句子,你喜欢这一句,他喜欢哪一句,一篇完整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这些做法是与课程标准的精神相违背的,为了达到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目标,必须重视并正确进行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等常规训练。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规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大量阅读是时代的要求,因此,阅读必须讲究速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成为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默读有一

15、定的速度”的规定如此具体,可惜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却很少见到有默读速度的训练。课程标准每一个学段都有标点符号的教学要求,理解标点符号、运用标点符号是读写能力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运用标点符号的训练。可以从学过的或尚未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段话,让学生试加标点符号,然后对照原文检查对错;可以由教师在一段文字上加上标点符号,有对有错,让学生辨别;还可以让学生听写一段话,加标点符号,然后讨论对错。把课后练习题纳入课堂训练之中是搞好常规训练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少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中包含着明确的训练要求,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课后练习有四项内容:背诵全文,说说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6、,抄下来,写出读后的感受。这些训练项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大部分是可以在课内完成的训练。四、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语言文字训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得多么好,无论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应当让学生“心知其故”,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训练必须伴随着语言文字知识的训导。朗读训练离不开语音学和音韵学知识的指导,识字写字训练离不开文字学和汉字文化学知识的指导,词语训练离不开语汇学知识的指导,习作训练离不开文章学知识的指导,道理是十分清楚的。张志公先生说:“思品教育、人文教育是自然就有的,需要讨论的、真见语文功底的是语言文字训练。”(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