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7592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根厘米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所追寻的目标之一,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发现:若把课堂生成看作是一个有机体,那么其根基就是独立思考,下面结合自己对厘米的认识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案例:(一)独立思考:我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断尺上从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几厘米?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学生个个陷入了沉思(二)个性展示:不一会儿,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涌现出以下精彩的个性展示:生1:从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3厘米,因为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是1厘米,合起来就是3厘米。(一厘米一厘米地合计,建立在直观基

2、础上的独立思考。)生2:把刻度2看作0,往后数出3厘米,就是刻度5,因此,从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3厘米。(把刻度2假设为刻度0,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立思考。)生3:用5厘米减去2厘米得3厘米,所以从刻度2到刻度5是3厘米。(用减法运算解决问题,具有新颖性的独立思考。)生4:从刻度0到刻度3有0、1、2、3四个数是3厘米长,从刻度2到刻度5有2、3、4、5四个数,也是3厘米长。(用推理解决问题,具有独特性的独立思考。)(三)动态生成:生5:老师,生4发现的规律是对的,你看5、6、7、8也是4个数,从刻度5到刻度8也是3厘米长,生5指着直尺说。(生4的推理发现使生5产生了共鸣。)生6:老师,4个邻数

3、之间的长度是3厘米,那么5个邻数之间的长度是4厘米吗?(生4和生5的推理发现激学生6产生了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生7:老师,5个邻数之间的长度是4厘米,你看3、4、5、6、7之间的长度就是4厘米,生7指着直尺激动地说。生8:老师,8个邻数之间的长度是7厘米长。生9:10个邻数之间的长度是9厘米长。(生4的推理发现,激起了群体的共鸣,激活了群体的思考,课堂产生了动态的精彩生成。)反思:1、个体独立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根基。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如何促使课堂走向生成呢?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独立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根基。若课堂脱离学生的独立思考,则很难产生有效的课堂生成,生成很难走向动态。综观以上案例,生4的推理发现所引发的动态生成应归功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假如没有开始教师让学生个体进行的独立思考,能产生生4的精彩生成吗。2、群体参与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源泉。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即使有时产生了个体的精彩生成,但由于没有群体的参与思考,使生成成为精彩的瞬间。如何使生成走向动态?笔者认为,群体参与思考是生成走向动态的源泉。综观以上案例,假如在生4生成推理发现后,没有生5、生6、生7、生8、生9的群体参与,能使生成动态化吗?笔者认为,以上案例中的动态生成的源泉是群体参与思考。(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0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