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37372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佛山岭南天地 18 地块商住项目由佛山咏瑞天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监理单位是深 圳现代监理有限公司;上部结构设计单位是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基坑支护设 计单位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总承包单位是中天建设有限公司;基坑支护分包单位是广州中煤 江南基础工程公司。本项目的内支撑梁包括西南角的 6 道两层的角撑梁、西北角 7 道角撑,以及南面 31 根 斜撑梁;本工程支撑梁总长度约 1000 米。二、支撑梁拆除工艺 斜撑的拆除方法一般有爆破拆除法、机械拆除法、人工拆除法、静爆拆除法等。为了确 保不对临时支撑体系、以施工的永久结构工程及周边建筑物、地下设施造成不利

2、影响,严格 控制支撑体系拆除后基坑的变形,考虑安全、质量、工期的因素,本工程拟采用静爆拆除, 静爆拆除的基本工艺:1、施工特点 静爆拆除采用静态膨胀剂把混凝土充分粉碎,与传统的拆除方法相比较,其特点优异见下表拆除方法特点爆破拆除爆炸压力瞬间释放,工期短,建筑物密集区,震动幅度大,影响,适合空旷场地的建筑物整体拆除,但在闹市区、 对现有结构、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带来极大的 且产生飞石危及街道行人机械拆除米用炮机拆除,但震动大、噪音大人工拆除人工风镐拆除安全度咼,但工期太长静爆拆除米用静态膨胀剂静爆拆除,膨胀力缓慢地,静静地传给混凝土支撑使其破碎, 具有安全,施工快速、无震动、无飞石,噪音小、操作

3、简单等优点2、施工工艺原理先对临时支撑体系切割卸载,完成结构换撑平衡过渡,再用静爆法拆除临时支撑。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类型对需拆除的部位进行合理的钻孔,在钻好的孔中灌注静态膨胀剂,静态 膨胀剂发生水化反应使晶体变形,产生体积膨胀,从而缓慢地、静静地将膨胀力(可达 30Mpa-50Mpa)施加给孔壁,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8-12小时后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而 破碎,再用小风镐进行集中破碎清运。2.1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2.1.1 内力监测1)在拆除内支撑结构前以及整个拆除过程中进行内力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首先是对 基坑位移和内支撑梁的内力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得出内力分布情况,卸荷时根据内力分布情

4、况做到均匀卸荷,在卸荷过程中监测内力重分布情况,做出正确判断。2)在拆除过程中应对一下部位进行重点监测:a.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计在预先布置的水位观测井进行监测,监测过程 中应注意定期监测孔口标高。b. 地面沉降量的监测。用精密水准仪,标尺在布置好的基点上进行监测,用本次监测 标高减去上次标高为本次沉降量,减去初始标高为累积沉降量。c. 基坑内外土压力的监测。采用钻孔埋设等方法进行土压力计的安装,用频率读数仪 进行监测d. 基坑孔隙水压力的监测。预埋水压力计,在基坑开挖前测出初始频率,用频率读数 仪进行监测。e. 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用测斜仪,预埋测斜管内壁用两组 90的纵向导

5、槽,导 槽控制测斜方位,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沉至孔底,在温度稳定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逐段测 出位移f. 连续墙顶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在连续墙顶设置测点,在远离基坑位置设置基准点, 用精密水准仪和标尺进行监测g. 连续墙内力监测。将钢筋计焊接在连续墙主筋上进行预埋,用频率读数仪进行监测h. 内支撑轴力监测。将混凝土应变计埋设在内支撑梁钢筋间隙处,固定好后用线缆仔 细引出,放好预先做好的线盒内,用频率读数仪进行监测i. 建筑物沉降位移监测。用精密水准仪在设置好的基点上进行监测2. 1. 2切割卸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用切割机将支撑梁角撑、系杆等构件切断卸荷,严格按照对称、 平衡约束控制,两组同时对称

6、作业,保持换撑平衡过渡,防止结构本体及支撑柱变形。2.1.3 静爆拆除:1)创造静爆条件 因钢筋混凝土支撑内配有密集的钢筋笼,为达到静爆的效果,先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面筋、箍筋割断剔除。2)钻孔a. 钻孔设计: 钻孔参数、钻孔分布的破碎顺序需要破碎的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充分考虑布筋情况,一般情况下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0.2m,孔径为0.04m,孔深按需破碎物的厚度而定,但 不能钻穿,必须离底部保留0.1m-0.2m。b. 钻孔操作 采用空压机及钻孔设备按照设计好的钻孔参数对混凝土构筑物进行钻孔3)静爆a. 静爆膨胀剂配料 先用水桶装好水,按照静爆膨胀剂说明书所注明的的药和水的比例配好,充分搅拌

7、成糊状。b. 装药 将搅拌好的糊状膨胀剂均匀的灌入钻好的孔中,灌满至密实,不用盖,不用塞口。2. 1. 4静爆过程在灌注静爆膨胀剂 8-12 小时之后,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2.1.5. 静爆之后续处理1). 在混凝土构件充分破碎后,再用小风镐集中破碎清运。2). 混凝土碎块清理完后,用气割割除混泥土构件内部钢筋。3、材料与设备3.1 材料静爆膨胀剂:主要成分为铝酸钙、硅酸盐水泥、减水剂、缓凝剂、无毒、无味、使用温 度为-5 C-40 C.3.2 主要施工机具:空气压缩机、切割机、风镐、钻孔机、铁锹、水平运输车、装载机、自 卸车。4、质量控制4.1必须执行的规范及标准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范(

8、DBJ08-70-98)4.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关:静爆膨胀剂进场时除了提供厂家生产证明、厂家检测报告和厂家 达标外,还要按规定在施工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报告必须有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出 具,合格后方可使用;且静爆膨胀剂必须储存在干燥避雨的库房。4.3 为了能达到最佳的静爆效果,钻孔严格控制药孔的间距、孔径及孔深。4.4 静爆膨胀剂加水应严格按照比例,水不需加多。4.5 孔中内渗水,必须采取防水措施后方可装药,装好药的孔严禁浇水。三、支撑梁拆除的施工总体部署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支撑梁均要等到一层楼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 80%后方可以拆 除混凝土斜撑,故此本项目根据主体结构施工的进度安排支

9、撑的拆除工作,第一步是拆除西 北角的第二层角撑f拆除西北角第二层角撑f拆除西南角角撑f拆除南面斜撑。按照静爆法拆除支撑梁,先把支撑梁的混凝土破碎,然后使用装载车进入地下室往外 运输,运至指定位置堆放。四、拆除支撑梁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的部署1、本工程支撑梁长度共 1000 多米,工程量较大,故此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安排足够的人员投入施工,详见下表:表 1 劳动力安排工种人数工作内容备注架子工5负责为打凿工人搭架子打凿工28负责打凿砼及静爆电工1负责各工种接电配合工作气焊工2负责割支撑梁钢筋及配合工做司机2负责运输渣土安全员1负责现场安全工作现场负责人1负责施工现场安排工作2、为了保证本工程

10、的工期及质量,必须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投入施工,具体安排见下表表 2 机械设备安排设备名称数量工作内容备注空压机10打凿砼及静爆开孔风镐10打凿砼及静爆开孔电焊机1负责切割支撑梁钢筋氧焊3负责切割支撑梁钢筋塔吊3负责运输渣土五、拆除支撑梁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的部署1、凿除水平支撑钢筋砼时,应将搭设水平支撑脚手架部位与成型的墙板、柱子插筋采 用密目安全网或脚手竹片进行隔离,以避免凿除的砼块掉落导致插筋的变形或偏位。2、采用人工及时清理脚手片上拆下的碎石与钢筋构件,按类分堆,(零配件装入容器 内)用塔吊或汽车吊吊离,严禁采用人工向上传递或抛郑。3、凿除的砼碎块与钢筋构件时,凿除部位的成型底板面上应铺设旧木

11、模,避免砼碎块 掉落时,对底板(顶板)砼面及内部的损伤。六、拆支撑过程中基坑监测在拆除过程中,需监测单位配合。1、沉降观测 每天对基坑周边房屋进行监测,对房屋裂缝进行巡视,当发现变化较大时,应及时上 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支撑梁凿除期间,应尽量避免重型车辆碾压路面,并对路面进行保护。 每天对支撑梁进行沉降监测工作,当发现沉降较大时,须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支撑凿除期间,本项目部及监测单位需对基坑周边特别是市东下路、兆祥路的沉降及 时观测。2、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在支撑凿除期间,需加强对基坑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工作,必要时加密监测。当发现测 斜管出现异常时,需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七、应急预案1、

12、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 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2、当土方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全员上岗, 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救援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 要伤及被埋人员,如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 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 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 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 员全力救治伤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