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373723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编辑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目录1介绍2标准定义3标准4包括5主要标志介绍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此种状态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

2、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与环境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

3、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就医,趁早诊断、接受早期治疗。2标准定义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

4、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3标准编辑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

5、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14包括编辑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较

6、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人际关系和谐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5主要标志编辑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参考资料 1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标准 问渠心理网 引用日期2012-11-1 相关文献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中国农村教育-2013年 第1期 (2) 学生和老师都需要正能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和对策-中国西部-2013年 第3期 (4)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福建陶研-2001年 第1期 (3)以上文献来自于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