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37334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来源:长春日报 2009-06-01 理论视界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 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 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 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003 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 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

2、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 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背景之二,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 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 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 验全面、深入的总结。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 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

3、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 多年 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 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 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背景之四,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实践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 3000美元之间 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我国 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 题。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 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 问题的暴露,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发 展理论。我们党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