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7121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技能大赛试题.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赛试卷规范和建议一、 初赛试卷建议:(五)具体题型为:1.单选题35题:每章节至少出12题,重要章节也可适当增加题目数量;2.多选题10题:在某些章节,一道题目可有多个答案,多选题可以在那些章节出。一个章节最多出两题;3.填空题15空:根据具体章节内容出题,一个章节最多出五个空;填空题每空所需填的内容尽量简短,不宜过长;4.判断题10题:判断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避免与前三种题型重合;5.论述题2题:(1)第一道论述题7分:可结合几个章节出题(例如:火灾+烧烫伤);(2)第二道论述题13分:可结合几个章节出题(例如:溺水+昏迷+心脏骤停),情景模拟题也可结合包扎与CPR同时考察。认识现代救护第一节

2、现代救护传统的救护,是遇到危重伤病员人们往往只能作一些简单的照顾护理,对外伤作一些简单的止血,包扎等处理,然后尽快地寻找交通工具将伤病员送往医院,将抢救危重伤病员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因此也就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病员丧失了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一)现代救护的特点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第一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现场初步救护。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第一现场的抢救。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在医疗救护下或运用救援服务系统,将伤病员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治疗。(二)“第一目击者”“第一目击者”是指在

3、现场为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他们平时参加急救培训并获取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第一现场能够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伤病员。这些人可以是伤病员的亲属、同事,或急救服务体系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救护是急救成功的基础。美国已有数千万人接受现场救护训练,有效的急救方法的实施,使心脏骤停者生存机会达到25%40%。(三)救命的黄金时刻在发病的现场,刚发病的前几分钟至发病后的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救护,

4、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程度地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由于心跳呼吸的突然停止,使得全身重要的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一旦缺氧0.51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5分钟即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跳停止的时间越长,进行复苏就越困难,成功希望也就越小。(四)救援医疗服务系统救援医疗服务系统是指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医疗机构,及“120”急救系统。救援医疗服务系统在现代救护中必不可少。现代救护要求城镇、社区建立运行良好的救援医疗服务系统,有现代化的专业通讯指挥网络和专业急救机构,全天候接受呼救电话等各种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同时,迅速地派出力量,提供院前现场救护和医疗监

5、护转运。第二节现场救护的目的、原则和任务(一)现场救护的目的1.挽救生命2.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3.使伤病及早获得治疗(二)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1.救命为主,保持伤病员的气道通畅、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2.检伤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处理。3.迅速安全转运伤病员。(三)现场救护的原则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理智、科学的判断。2.评估现场,确保救护人员自身安全。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4.原则上不使用药品,除非是急救专业人员可以使用。5.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痛苦的急救措施。6.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第三节现场救护的步骤(一)判断意识,同时判断呼吸在伤病员的耳边高呼

6、“喂!您怎么了?”拍击伤病员的双肩,婴儿拍击足跟或捏其上臂,同时观察伤病员有无呼吸或无规则呼吸或仅有喘息。如果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可判断其意识丧失,存在心脏骤停的可能。(二)高声呼救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高声呼救“快来人啦!救命啊!”以寻求他人帮助,自己或请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需报告的内容:1.现场联系电话与姓名(包括报告人与伤病员),及伤病员姓名、年龄。2.现场确切地点(指出附近显著标志)。3.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4.说明事故简况(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病员的人数)。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注

7、意:在征得“120”人员同意后方可挂断电话。(三)救护体位对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效果。对意识已丧失者,应采取仰卧位,并将其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立即进行复苏。在摆置复苏体位时应注意整体搬动,注意头、颈、脊柱以及骨折部位的保护。(四)检查循环体征与人工循环检查大动脉有无脉搏,若无搏动,或伤病员没有呼吸、咳嗽、肢体运动等循环体征,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等人工循环。但非医务人员可以不进行循环检查,直接开始胸外按压。(五)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解开伤病员的衣领口、领带、围巾等,戴上手套或代替品用手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异物,用仰头举颌法、仰头举颈法、双手拉颌法等将气道打开。应立即在现场

8、采取口对口、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六)紧急止血检查伤病员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护措施,避免因大量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七)局部检查对于同一伤员,在已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出血、骨折、脏器脱出、皮肤感觉丧失等。第四节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生命链”指从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它有4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因为对心跳骤停的猝死抢救应争分夺秒,越早实施,效果越好,所以这4个环节也称为4个早期,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2010美国心脏协会

9、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即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来强调心脏骤停后治疗党的重要性。(一)第一环节早期通路这是“生命链”的第一环节。包括对患者发病时最初症状的识别,拨打“120”急救电话,启动急救医疗系统。(二)第二环节早期心肺复苏这是“生命链”的第二环节。“第一目击者”若能运用心肺复苏的技能对伤病员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对患者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前,伤病员所能获得的最好的救护措施。(三)第三环节早期心脏电除颤这是“生命链”的第三环节,也是最容易促进伤病员生存的环节。早起实施心脏电除颤,会使心跳骤停伤病员的

10、生存率有明显的提高。(四)第四环节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这是“生命链”的第四环节。专业急救人员赶到后,越早实施“高级生命支持”(即采用一些专业的急救技术、药物等,使得生命支持的效果更可靠)对伤病员的存活越有利。(五)第五环节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脏骤停后治疗”是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新增部分,为提高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体系。治疗应包括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出血一、 出血的分类 出血的血管现象处理方法毛细血管只是小出血。简单处理便可静脉血管血液的流失以流的方式出现,并且血流不止。按压伤口远心端,即相比伤口离心脏较远的那一端。用力按压或用干净的毛巾捆紧,并

11、适当做一些小处理并马上就医。动脉血管血液的流失以“喷的方式出现。按压伤口近心端,用力按压或用干净的毛巾捆紧,并适当做一些小处理并马上就医二、 外出血的处理带保护性手套,置伤者于适当措施,检查伤口,立即止血。可用直接按压法,间接按压法,抬高伤肢,固定伤处,使用止血带等.三、内出血的处理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的上端,使血管被密闭住,中断血流。2.采用加压包扎法: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棉花,纱布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放在敷料上用三角巾紧紧包扎。3.采用止血带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用此法。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

12、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肢体上,然后打结。三、 注意事项1.止血或缓解出血时,可使用身边各种干净物按压伤口,不一定非要用急救包中的敷料,可以用手,t恤,毛巾等,若血浸透覆盖物,不要摘掉此覆盖物,可以再加几层,并保持按压的力度。 摘自-百度百科 2.预防或处理休克;密切观察脉搏,呼吸以作比较;无人陪护伤者时,不要离开伤者;立即送医院;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在松解止血带时要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此语段摘录急救手册北京出版社3.伤者脸色苍白,感觉发冷,眩晕,这表明体内供血不及到生命,因为它会迅速足。有可能危引发其他问题比如体内缺氧,心脏病发作,或器官损伤。伤者或患者的这种身体反应被称之

13、为休克。如果你怀疑出现休克,请拨打120,然后让患者平躺,严防血液流失。同时注意不要让患者身体过冷或过热。4.对于小的切割伤或者擦伤,可以冲洗伤口,以除去污物。出血严重的伤口不要冲洗,这样会冲掉已经形成的血凝块,导致出血加重。 5.伤口中如果有东西嵌进去了,不要取出嵌入物,因为嵌入物能阻塞伤口,防止血液流出,可以围绕嵌入物加压包扎,取出嵌入物可能会导致伤口出血更加严重。 地震一、地震造成的对人员的伤害:地震造成的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由房屋倒塌所造成的人体砸伤、压伤,头、胸、腹、四肢、脊柱、均可受伤。还有因血凝块和组织和移位造成的窒息、挤压综合征、休克和外伤感染、饥饿和缺水等。二、震前准备(一)学

14、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二)给每人分配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三)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疏散通道做到畅通无阻。(四)加固室内器具。(五)落实防火措施,妥善保管易燃物品。(六)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七)适时进行应急演习,以发现和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 三、震时应急瞬时抉择,珍惜12s自救机会。自我救助主要是在横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之内的事。若能在横波到达并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到安全处,就给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s自救机会”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

15、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并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要快速了解自己所处环境,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就近选择牢固地点躲避,如墙角、墙柱旁、课桌下。躲避时采用蹲下、闭眼、双手抱头的姿势。震后要迅速远离易爆、易燃及有毒气体储存的区域,远离高楼、大烟筒、女儿墙、高压线以及峭壁、陡坡或海边,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内停留。(一)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墙根、墙角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放烟。(二)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三)尽快关闭电源、火源。(四)正在教室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