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370752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各具特色的民居.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各具特色的民居主备人:陈芹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民风民俗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一组课文是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感受蕴藏在其中的传统文化。本组的学习重点是:1、继续学习快速阅读,把握要点的方法。2、表达方面是体会作者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3、开展综合性学习,通过自己的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所以针对组教学我们需要把握本文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把握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特点。,体会蕴含的文化内涵。学习说明的方法,积累生动的语言,在浸润中感悟表达的方法。这篇文章的结构比较特别,是围绕一个主题集合了数个内容,篇幅较长,又是一篇阅读课文

2、,需要借助迅速阅读的方法,把握要点和重点,不能陷入细枝末节。语言文字的训练重点放在作者是如何灵活生动的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二、 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2、迅速默读课文,把握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特点。3、学习作者灵活生动的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特点的方法;感受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4、布置学生针对当地民俗展开调查,为综合性学习做好铺垫。三、教学重点难点迅速默读课文,把握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

3、特点。学习作者灵活生动的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特点的方法四、 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比较有趣,学生课前又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本课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五、 教学准备:1、 教师搜集各种民居的图片,制成ppt课件。2、 学生预习课文,以免初读占用过多的时间。课前预习:1、 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各地民风民俗。2、 查找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教师出示ppt课件,让学生猜一猜是哪里的民居?2、 为什么大家能迅速的叫出它们的名字?(因为各具特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俗话

4、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表现在民居上个各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请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看一看,看看到底它们是什么样的特色。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现在请迅速默读课文,发现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2、交流初步感受:这两地的民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预设:客家民居,奇葩、营垒式;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橘瓣状排列;圆形,八卦布局傣家竹楼:有柱子支撑,傍水而居,两层,草排会木片覆盖)3、刚才我们交流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不过是零零碎碎的,不系统,下面我们把这些零碎的印象,构建出清晰的特点 (三)概括特点,领悟方法:学习客家民居1、

5、教师出示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位置作 用材 料结 构文化说明方法教师解释文化这一个项目的含义:就是从民居中能否看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东西?2、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学习,整理自己的表格3、学生交流,加深感受,领会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依学定教,学生涉及到什么部分,教师引导到哪里,必须问,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随时处理涉及到的说明方法和文化因素。引导学生从重点语句中理解。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

6、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师补充客家的来历: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

7、: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因为是到了陌生的地方,所以要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因此有了客家土楼的圆形结构。文中那些语句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啊。你看,建筑的形式还与历史有关呢?学习傣家竹楼1、 迅速默读课文,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2、 学生4人小组学习,设计表格,鼓励创新。3、 交流,指导方法同上。例如: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这里主要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傣家竹楼结构简

8、单。还有“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从中可以感受到傣家竹楼也有别致美观的特点.“建造周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其中有列数字,举例子,更为可贵的是体现了傣家人互相帮助,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那种热情扑面而来。(四)比较异同,领悟方法: 1、现在老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这篇短文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学生自学后交流: 交流 教师的预设(1)说明的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 (2)语言都生动

9、,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么干巴巴的。(这里可以让学生读出优美的句段,美美的读) (3)如两篇文章开头的不同,客家民居.是概括的,而傣家竹楼.却像一位导游引着我们去欣赏。 只要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有很多的精彩表现,发现许多的相同和不同,每一个发现,都是对写法的领会。(五)拓展思考,综合学习: 我们当地的民居也很有特点呀,不像北京的四合院,而是三面的,家里还喜欢种上梧桐,石榴等树。屋里不是床,而是土炕。太多太多了,好好到农村的老家去调查一下,问问老人们,为什么要这样,你一定可以有惊奇的发现,有精彩的收获的。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用两周时间完成这个任务。板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世界民居奇葩练习题:1、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辟 扁 感 ( ) ( ) ( ) 2、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数以千计(sh sh) 处事(ch ch) 空地(kn kn) 3、把词语补充完整。 ( )拥而至 喜( )洋洋 遮天( )地 整齐(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