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37056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史翻译|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宋史李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李椿,字寿翁,父升,靖康之难,与长子俱卒。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以父泽,补迪功郎。 张浚辟为制司预备差遥,诸将有以北讨之议上闻者,事下督府,椿方奉搬罩纂,亟奏记波曰:“复雠伐敌,天下大义,不出督府而出诸将,况藩篱不固,储备不丰,将多而非才,兵弱而未练,谈论不定,纵得其地,未易守也。”既而师出无功。 浚尝叹实才之难,椿日:“岂可厚诬天下无人,唯不恶逆耳而甘逊态,则庶其肯来耳。”浚复除右相,椿知事不行为,劝之去。明年春,浚出视师,椿曰:“小人之.已胜,公无故去朝廷,肆进

2、始危。”复中前说甚苦。浚心是之,而自以宗臣任天下之重,不忍决去,未几果罢。 移广西提点刑狱,狱未竟者,一以平决之,释所疑数十百人。移湖北漕,适岁大侵,官强民振粜,且下其价,米不至,益艰食。椿损所强粜数而不遏其直,未几米舟凑集,价减十暑心。 除枢密院检详。小吏持南丹州莫酋表,求自宜州市马者,因签书张说以闻。椿谓:“邕运宜近,故迁之,岂无意?今荚氏方横,奈何道之以中国地里之近?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说怒,椿目求去,上慰谕令安职。 遂兼临壹蕉上基壹三月,竞解去。椿在朝,遇事辄言,执政故不憾。及是转对,叉言:“君以刚为体而虚中为用,臣以柔顺为体而刚中为用。陛下得虚中之道,以行嘲健之德奂。在廷

3、之臣,来见其能以刚中守柔顺而事陛下者也。”执政滋不悦,出知婺州。诏市牛筋,凡五千斤。椿奏:“一牛之筋才四两,是欲屠二万牛也。”上悟,为收前诏。 除吏部侍郎,日:“自古宦官之盛衰,系国家兴亡。其盛也,始则人畏之,甚划人恶之,极则群起而攻之。汉唐勿论,靖康明受之祸未远,必有以裁制之,不使至极,则周家免予前日之患,宦官亦保其富贵。门禁宫戒之外,勿得预外事,严禁士大夫兵将官与之交通。”上曰:“幼泳阉此。”因蝻疏袖中以入。 (选白宋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浚辟为铡司预备差遣 跸:征召。 B米不至,益艰食 益:增加 C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 如:依照 D执政滋

4、不悦,出知婺州 知:管理。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椿有见识的一组是(3分) 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 谈论不定,纵得其地,未易守也 小人之.已胜,公无故去朝廷,踪迹必危 狱未竞者,一以平决之,释所疑数十百人 椿损所强粜数而不遏其直,未几米舟凑集,价减. 靖康明受之祸未远,必有以裁制之,不使至极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椿的父兄都在靖康年间的国难当中战苑沙场,年幼;游他侍奉着继母南逃,吃了不少苦头,因父亲的恩泽,补任迪功郎。 B许多将领恳求北伐中原,而李椿认为边疆不稳定,战备不充恳;将士久没操炼,即使攻取了 城池,也

5、守不住,因此不同意草率北伐祭原名可见他眼光远大。 C张浚感慨当时天下缺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李椿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只要统治者能够倾听 逆耳之言,能够虚心听取建议,人才也许就会不请自来。 D李椿遇事敢于宣言相谏,让皇上不兴奋,因此曾被调离出京。但在买牛筋一事上,他的劝谏通俗简明,让皇上醒悟后收回了发出韵诏令。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9分) (1)浚心是之,而自以宗臣任天下之重,不恕决去,未几果罢。(3分) 译文: (2)小吏持南丹州莫酋表,求自宜州市马者,因签书张说以闻。(3分) 译文: (3)遂兼临安府,视事三月,竟解去。(3分) 译文: 答案: 9、答案:B【解析】(益:更

6、加) 10、答案:B【解析】(说的是李椿有孝心,表现的是李椿执法公正快捷。) 11、答案:A【解析】(原文只是说李椿的父兄在靖康国难中死去,“战死沙场”无依据。) 12、答案: (1)译文:张浚心中认为他说得对,但是他认为身为人所宗仰的大臣应担当天下的重任,不忍心决绝离职,不久果真被罢了官。(得分点:“是”“决”翻译正确分别1分,句意通顺1分) (2)下级官吏拿着广西南丹州莫酋长的奏表,恳求朝廷从宜州买马,通过签书枢密院事张说来报告这件事。(得分点:“市”“因”翻译正确分别1分,句意通顺1分) (3)(李椿)兼任临安知府,任职三个月,最终被解职。(得分点:“视事”“竟”翻译正确分别1分,句意通

7、顺1分) 译文: 李椿,字寿翁,他的父亲李升在靖康之难中和长子都死了。李椿年纪还小,侍奉着继母南逃,备尝艰苦,竭尽全力奉养继母。由于受父亲的恩泽,补任为迪功郎。 张浚征召他担当制司预备差遣,诸将有把讨伐北方的议程上报皇上的,这件事下达到督府,李椿刚奉命到了巢湖,他马上上书给张浚说:“为国报仇,讨伐敌人,是天下的大义,建议不从督府发出却出自于将领们那里,况且边疆不巩固,国家储备不充分,将领虽多可是没有才能,士兵疲弱并且没有操练,商讨还没有结果,纵然收复那些地盘,也不简单守住。”不久军队前去讨伐敌人,果真无功而返。 张浚曾经感叹有真才实学之人难得,李椿说:“怎么可以臆断天下没有人才,只要不厌恶逆耳

8、之言并虚心听取他们的志向,那么也许他们就肯来投奔。”张浚又被授予右丞相的官职,李椿知道这事不能做,劝他离职。其次年春,张浚出京视察军队,李椿说:“朝中那伙小人已经得势,您无故离开朝廷,路途上肯定很危急。”他又苦心竭力地劝张浚离职。张浚心中认为他说得对,但是他认为身为人所宗仰的大臣应担当天下的重任,不忍心决绝离职,不久果真被罢了官。 李椿被调任广西提点刑狱,未结的案件,他完全根据公正的原则判决,释放了数十上百的嫌疑人。调到湖北管理漕运,适逢收成不好,官府强制粮商卖米,并且压低他们的米价,导致米不再有人运来,市面上粮食更加短缺。李椿削减强制粮商卖米的数量,并且不限制他们的米价,不久运米的船就风凑云

9、集而来,米价也自动降低了非常之三。 他被授予枢密院检详。下级官吏拿着广西南丹州莫酋长的奏表,恳求朝廷从宜州买马,通过签书枢密院事张说来报告这件事。李椿说“:邕州远,宜州近,所以迁到那里,莫非是无意?现在莫氏正专横霸道,怎么用靠近中原的地方来说这事?小吏乱做事,将挑起边疆的事端,请根据国法论罪。”张说很生气,于是李椿恳求辞去职务,皇上劝慰他,让他安心履职。 (李椿)兼任临安知府,任职三个月,最终被解职。李椿在朝中,遇事总是直言,皇上因此不兴奋。等到确定他时却又说:“君主以刚毅中正为本而以排解杂念为用,臣子以柔顺为本而以刚毅中正为用。陛下得诚敬之道,来行刚毅中正之德。在朝中的大臣,未见他们中有以刚

10、毅中正守柔顺来侍奉陛下的人。”皇上更加不兴奋,让他出京掌管婺州。皇上下诏买牛筋,共买五千斤。李椿上奏:“一头牛的筋才四两,这要杀二万头牛啊。”皇上醒悟了,因此收回以前的诏令。 李椿被授予吏部侍郎,他说:“自古宦官的盛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他们权势大,开头时人们就可怕他们,严峻时人们就更厌恶他们,到极点了人们就会聚集起来攻击他们。汉朝、唐朝就不说了,靖康之难、明受之变离今不远,肯定有用来制止这种状况发生的方法,只要不让他们的权势达到极盛的地步,国家就能免除以前那样的祸害,宦官也可以保全他们的富贵。除宫门禁出宫内戒律之外,不许干预朝外之事,严禁士大夫军队官员与他们勾结。”皇上说:“我小时候也听说过这样的话。”于是把奏疏放进袖中就回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