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6878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思想品德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曲塘镇章郭初中 刘益宏 审查:张明 仲卫东) 第一框我知我家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家庭关系的确立;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三、课前导学:认清目标,明确要求:学习目标:了解家庭一般情况,即家庭的特点、家庭关系的建立、子女与父母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学习重点和难点:关于家庭关系的确立,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自主

2、学习,认真准备:1.什么是家庭?一般来说,家庭是由 、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在书上划出来)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的家庭类型一般为 和 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4.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 关系。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 、 。与父母的感情是 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四、教学过程:【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

3、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我说我家】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

4、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

5、,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D【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随堂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 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A )婚姻 血缘 收养 朋友A. B. C. D.2家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 )A.有亲人,有亲情 B.吃饭和睡觉的地方 C.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D.成人,成才的地方3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的,现在一般为( A )A. 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B. 核心家

6、庭和单亲家庭C.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D.三代同堂和四代同堂4王强的家庭是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上班,王强上初中。王强的家庭是( B )A直系家庭 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5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子女关系( D )A由父母的意愿决定 B由子女的意愿决定 C可以选择和改变 D无可选择,无法改变6下列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是( C )A.我们与同学的感情 B.我们与老师的感情C.我们与父母的感情 D.我们与亲戚朋友的感情二、非选择题7有人说:家是一棵大树,我是树上的一颗果实。有人说:家是一个港湾,我是停泊在港湾的一艘小船。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心目中的

7、家。我说:有人说:“家”就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到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有人说:“家”像一个石榴,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滋养,丰满充实。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种水果描述你心目中的家。我说:参考答案:1.A 2.A 3.A 4.B 5.D 6.C 第二框我爱我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能力目标: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

8、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养,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2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今天我们首先看一些照片,大家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看了这么多的照片 ,大家是否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家”。我爱我家教师收集了学生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

9、,要学生来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刻。其中有教师自己的照片,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一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了解“家”,就从“家”里的故事说起。(见教材页两个题目)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学生通过看与听的结合来感受“家”的温暖。小结我们听了几个家庭的故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一些难忘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小结:我们与家庭的关系。(页)对于“家”,我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呢?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注意兼顾各种“家”的类型,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出来,这里需要一个交代,并承上启下。活动二“家”是什么?

10、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先由小组交流,而后再在课堂上发言。关于对“家”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讲家里的故事开始,先有学生讲故事,进而提出问题:“家”是什么?这时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家”的认识呈现出来,学生的想法被记录在黑板上。而后教师做总结和提升。小结“家”是:情感的栖息地天然学校经济物质来源娱乐天地身体保健发展大本营各抒己见:(页讨论题)对于“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认识。这里老师的总结把学生零散的认识归纳在一起,使学生对“家”有了全面的认识。活动三我们回到我们家庭中去,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对于家庭也有责任。我们对于家庭

11、做了哪些贡献?家长对家庭:我对家庭:说一说:(页两个题目)齐读教材上关于母爱和父爱的两段话。这里是一种责任教育,“家”是什么学生理解了,“爱”呢?怎样去理解“爱”,更深地去理解“爱”,应该认识到“爱”更是一种责任。链接与拓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下面我们听同学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另附)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丢丢有家吗?2.丢丢的妈妈爱他吗?(板书)爱是一种责任。这里出现丢丢的故事,目的一是为了反衬出“家”的温暖;目的二是为说明父母抚养孩子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

12、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老师有目的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家”概念的运用,学生刚才总结了“家”是什么,老师就让学生用结论来分析丢丢有没有“家”,这是承上。第二个问题是启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出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本课小结与作业(可含课后活动安排)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爱我家,通过讲家里的故事,我们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过丢丢的故事感受了“爱”是一种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随堂作业:(见附页)。教师在最后把脉络理清,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家”是什么?“附一:(材料)丢丢的故事丢丢的父母嫌

13、她是个女孩儿,出生以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随着丢丢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丢丢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丢丢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只好判决其父母补偿外婆多年来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丢丢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用),直到她有独立生活能力时为止。问题:1你认为丢丢有家吗?2你认为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附二:随堂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汶川地震后,罗大佑创造了一首名为家的歌曲:轻轻的爱你/我的宝贝/轻轻的想你/我的眼泪/谁能给我更温暖的阳光/谁能给我更温暖的梦想/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还安慰我那创痛的胸膛/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从歌词我们可以感受到(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有了家庭和父母的呵护,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家庭是我们的港湾,为我们遮蔽灾难家庭使我们尽享亲情与温暖A B C D2下图是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中的片段。请你根据画面,猜想一下流浪儿童三毛最想得到的是( ) A工作 B食物 C金钱 D家3据法制日报报道:因为新生儿患有严重疾病,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父母便将其遗弃,致使婴儿夭折。去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两起父母弃婴案宣判,两名狠心父亲均以遗弃罪被判处一年缓刑。据主审法官介绍,朝阳区法院两年来已审理6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