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36703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2011最新国审品种.doc(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1品种名称:川麦60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98-1231/贵农21/生核3295特征特性:春性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川农16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苗叶较窄,分蘖力强。株高92厘米,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均匀、较饱满。亩穗数25.2万穗、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6.6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86克/升、792克/升, 硬度指数52.9、53.9,蛋白质含量12.23%、12.25%;面粉湿面筋含量24.0%、24

2、.3%,沉降值28.5毫升、30.0毫升,吸水率55.3%、59.5%,稳定时间3.4分钟、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0E.U、372E.U,延伸性144毫米、182毫米,拉伸面积57.8平方厘米、90.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6.0千克,比对照川农16增产15.3%;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7.8千克,比对川农16增产6.8%。201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3.8千克,比对照增产3.23%。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底到至11月初,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2.注意防治蚜虫、白粉病和叶锈病。

3、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的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陕西省汉中和安康地区、湖北省襄樊地区、甘肃省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2品种名称:中原6号选育单位:河南谷得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兰考8679/陕农7859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周麦18同期。幼苗半匍匐,叶窄长、浅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发育稍慢,起身拔节较迟,两极分化后发育速度加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83厘米,株型偏松散,旗叶较宽长,下披,干叶尖重。秆质偏软,抗倒性中等。穗层整齐,穗长,小穗排列稀,结实性一般。纺锤型穗,长芒,

4、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稍偏高。亩穗数40.8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45.6克。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2010年、2011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85克/升、794克/升,硬度指数53.2(2011年),蛋白质含量13.42%、12.38%;面粉湿面筋含量27.8%、27.0%,沉降值22.0毫升、19.7毫升,吸水率53.8%、54.2%,稳定时间2.4分钟、2.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50E.U、159E.U,延伸性139毫米、122毫米,拉伸面积30平方厘米、28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

5、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8;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94.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7%。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8.4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高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中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0万苗。2.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阳、信阳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

6、3品种名称:周麦27号选育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麦16/矮抗5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窄长,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4厘米,株型偏松散,旗叶长卷上冲。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中等。耐旱性一般,灌浆快,熟相一般。穗层整齐,穗较大,小穗排列较稀,结实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0.2万穗、穗粒数37.3粒、千粒重42.6克。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中感叶锈病。2010年、2011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

7、重794克/升、790克/升,硬度指数68.6(2011年),蛋白质含量13.21%、12.71%;面粉湿面筋含量28.9%、27.3%,沉降值30.0毫升、27.2毫升,吸水率60.1%、58.2%,稳定时间4.1分钟、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56E.U、240E.U,延伸性130毫米,123毫米,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43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0.5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9.9。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9.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4%。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8千克,比对照周麦

8、18增产5.4%。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102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2.注意防治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阳、信阳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4品种名称:丰德存麦1号选育单位: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周9811/矮抗5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窄小、稍卷曲,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略晚,两极分化快,抗倒

9、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旗叶短宽、上冲、浅绿色。茎秆细韧,抗倒性较好。叶功能期长,灌浆慢,熟相好。穗层整齐,结实性一般。穗纺锤型,短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稍偏高。亩穗数42.8万穗、穗粒数32.1粒、千粒重44.8克。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2010年、2011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802克/升、806克/升,硬度指数65.1(2011年),蛋白质含量14.98%、14.30%;面粉湿面筋含量32.9%、31.5%,沉降值46.0毫升、35.1毫升,吸水率57.8%、58.7%,稳定时间8.5分钟、7.9

1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48E.U、374E.U,延伸性158毫米,144毫米,拉伸面积92平方厘米、74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4;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9.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4%。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9%。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20万苗。2.注意防治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

11、(南阳、信阳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5品种名称:徐麦31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烟辐188/徐州26号省级审定情况: 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宽长、深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起身拨节早,对肥水敏感,两极分化慢,抽穗晚,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83厘米,株型偏紧凑,旗叶窄短、上冲。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耐旱性一般,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穗层厚,穗多、穗小。穗纺锤型,无芒,白壳,

12、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商品性好。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2.1粒、千粒重42.9克。抗病性鉴定:高感纹枯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慢条锈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85克/升、785克/升,硬度指数58.5(2009年),蛋白质含量15.06%、16.13%;面粉湿面筋含量33.0%、35.6%,沉降值46.7毫升、53.0毫升,吸水率57.8%、57.4%,稳定时间8.4分钟、6.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3E.U、218E.U,延伸性169毫米、188毫米,拉伸面积70平方厘米、58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黄

13、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9.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减产1.1%;20092010年度续试,比对照周麦18增产3.0%。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3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2.5%。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816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肥力水平偏低或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基本苗。2.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3.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6品种名称:宿553选育单位:宿州

14、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烟农19/宿1264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叶细长,分蘖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抗寒性中等。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抽穗晚,抗倒春寒能力较弱。株高87厘米,株型偏紧凑,旗叶短小、上冲。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较差。耐旱性中等,较耐后期高温,叶功能期长,灌浆快,熟相好。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穗小,结实性一般。穗纺锤型,籽粒半角质,较饱满。亩穗数41.9万穗、穗粒数32.5粒、千粒重43.4克。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98克/升、802克

15、/升,籽粒硬度指数59.1(2009年),蛋白质含量14.21%、14.33%;面粉湿面筋含量30.9%、31%,沉降值40.3毫升、42.5毫升,吸水率59.6%、54.0%,稳定时间7.9分钟、7.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53E.U、415E.U,延伸性182毫米、172毫米,拉伸面积107平方厘米,96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5千克,比对照周麦18减产0.7%;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2.9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1%。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1千克,比对照周

16、麦18增产2.3%。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102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苗。2.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在倒春寒频发地区注意防止冻害。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7品种名称:西农509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VP145/86585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偃展4110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长挺、浅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起身拨节早,春生分蘖多,两极分化慢,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81厘米,株型偏松散,旗叶宽长、上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