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656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创设问题情形,从而促进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1G416 1A 12095-308932-0072-02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科学理论和成果的发现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创新教育活动中,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渐培养

2、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必定要去研究的问题,因而,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使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教师的主动诉求和主动行为。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三观”的形成不是机械地或一蹴而成的,而

3、是不断学习,不断体验,不断反思,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问题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是问题意识趋向于课程标准的过程,进而实现课程目标的境界。所以,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要求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问题意识则有利于学生上述目标的形成和发展,或者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 1.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如果学生在

4、课堂中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那么理所当然地学生也不会产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学生就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鞭策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才能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切实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认识问题,增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现课程目标的原则 根据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

5、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要时刻坚持实现这三维目标的原则,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1.激发探究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定的情景,学生融入进情境中自然而然就会引发思考,而且教师应根据这些意境巧妙的提出问题,使学生找到思考的线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升华。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提出之后

6、,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做出解答,而是创设条件,让学生讨论,集中大家的见解和观点,以求得最好的答案或结论,并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2.强化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讲台前的指挥家,不能进行生硬地知识灌输。而是要指挥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都成为思考的学习者。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互动讨论,互相砥砺,共同发展。 3.交流思维成果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并及时组织交流。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情境让他们想问、敢问、善问,最重要的还是在问题提出之后能得到很好的分析和解决,进而形成思维的成果。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但也要承认差异,一个锁不一定只有一把钥匙,因此学生及时将思维成果进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汲取他人的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