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示范课堂感悟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36381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示范课堂感悟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聚焦示范课堂感悟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聚焦示范课堂感悟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示范课堂感悟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示范课堂感悟语文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焦示范课堂 感悟语文教学镜头一:来自芜湖镜湖新城学校的省特级教师唐晓俐老师习作指导课张冠李戴课上,唐老师以游戏为主线贯穿课堂,串起明确规则、备战体验、记录他人、记录自我四个教学环节,并通过几次小练笔适时总结出抓住动作、神态、心理进行习作的方法,使学生完成了一次记录游戏活动的习作。镜头二:来自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省特级教师周玲老师阅读课钓鱼的启示整节课,周老师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式,直奔中心句,鼓励学生质疑之后,通过一遍又一遍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读书,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体察作者心情、了解作者“不放大鱼”的原因、明白父亲“不容争辩”的态度,从而最终理解中心句的深刻含义。镜头三:来自淮南

2、师范附小的省特级教师余洪礼老师阅读课去年的树课中,余老师让学生自由读相关段落,找找小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并画出形容“飞”或“问”的词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创设了选用“不管都”、“哪怕也”、“只要就”这三组关联词语就课文内容说句子的环节。镜头聚焦:三位特级教师是在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着语文教学的本质。1、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唐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轻松、实在,注意习作指导的坡度,在看似不经意间却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习作的能力。究其原因,应该是将游戏引入课堂,抓住了学生在游戏中的独特体验,提供了及时表达内心体验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抓住瞬间想要表达的内容,分阶段记录,从而降低

3、了习作的难度。当然,这种“短、平、快”式的体验作文教学法,适用于当时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活动,要想学生能够长期保持写作的欲望、自觉整理写作的素材、真实表达写作的内容,还得如管建刚老师那样,从学生的作文意识上去引领,培养学生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具有源头活水。2、重视朗读的层层深入。周老师的课如“剥春笋”般层层深入,给人理性思考的美,这种美是由精心的分层朗读体现的。为了解决中心句在学生心中的疑惑,周老师引导学生从中心句生发开去,读文、思考,再读文、再思考,在文本中体悟,在朗读中探究,这其实教给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纵观整节课,能力的培养无处不在:教识字的方法、教理解

4、词语的方法、交积累语言的方法、交理解句子的方法正如周老师所说:语文教师教什么?应该从“是什么的知识”向“用什么的知识怎么去做”转变!这其实是从知识向能力转变,从功利场向发展区改变。试想在质量监控操控学校的今天,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一切标准的今天,周老师的课、周老师的话难道不值得反思吗?3、重视文本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过后,总要给孩子留下点什么。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学生经过语文学习之后必备的素养,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课改十年,“风向”不定,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也几经沉浮。回头看余老师的课,之所以让语言文字训练了无痕迹,是因为他将这种训练与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紧紧联系起来,而没有

5、游离于文本之外。因为余老师认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不是靠机械抄写和死记硬背,而是靠“情趣浸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应当给予关注。但如果严重地影响了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特别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样的关注就是不合适的了。的确,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品的不是词句本身和它的解释,品的是它所表达的情境,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当中,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文字才能内化、沉积于学生的心中。镜后反思:语文,正因为兼具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才使这门课程具有了特殊性。2010年8月最新修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道:“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实,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知识,更是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靠的是每一节语文课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精心设计。我们不求一课多得,但求一课一得,如能坚持,必定给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