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36341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说.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说话训练,提升语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往往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却容易忽略听和说的训练,结果导致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同样也徘徊不前。幸运的是,新课标已经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摆在与写作、阅读能力同等重要的层面,这可从教材的编写体例中窥见一斑。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中,每一课课后的训练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字眼“交流读后的感受”“我有一些问题和想和大家讨论”“小练笔: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等等。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同时又指出:“不善于“听”未必善于

2、“写”。”虽说我们很多教师在理论上认同教改新理念的要求,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背离了它。下面仅就自己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加强学生“说”能力谈谈一些认识。(一) 课前说,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人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富有成效,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亲身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教学的建议给课堂带来不少乐趣,这些乐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如教学女娲补天的课前引入,教师旁征博引,学生大胆发言,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师:(出示神话人物“盘古”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吗?生:(异口

3、同声)记得,是盘古师: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他吗?生1:顶天立地生2:力大无穷生3:勇猛师:是呀,他是一个神话人物,有着非常神奇的本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板书:神奇 想象)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神话故事。(宣布上课)师:(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片)看了动画片,你想说什么?生:这个人轻轻一捏,就捏出了一个泥人,一下子又变活了。师:是啊,多么神奇呀生:我知道这个造人的人叫女娲师:(出示“女娲”) 谁来叫叫她指名师:女娲多神奇呀,轻轻一捏就造出了一个人,这是神话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有神奇的本领。女娲造人之后又发生了什么离奇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另一个神话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让学生从“

4、说”入手,深刻感受到女娲这个人物的神奇,同时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二)课中说,掀起学生理解内容的浪花语文课堂教学中说的训练不同于口语训练课中的训练,它不是专门的口语训练,而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渗透的,以课文内容为核心的训练,不需要教师专门设计训练说的环节,只要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讲,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就可以实现,比如:整体感知中的复述概括,谈感受。理解课文中的品味语言分析内容,最后的归纳升华拓展,还有相关思维品质的训练,如联想想象训练等,课堂教学中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说的,教师要启发好组织好引导好。对于学生不良的说话习惯,如说话罗嗦,带口头语,说话时体态不好等各种为体,教师要随

5、时给予纠正,让学生重视说话,明白说话是一种技能,是需要训练的。让学生知道说话的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并让学生知道说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说话的积极性。如教学掌声一课时,引领学生理解两次掌声包含的内容,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生:我想对英子说:“英子,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生:我会对英子说:“英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讲的很好!”生:我会对英子说:“英子,你是我们的同学,勇敢地去讲吧!”师:听到同学们的鼓励,板书:鼓励。英子又会想些什么呢?生:原来同学并没有笑话我,而且还鼓励我,我一定要把故事讲好!生:没想到同学们非但没取笑我,反而

6、这么支持我,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师:英子并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她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把“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学生接了下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师:第一次的掌声背后是鼓励,这一次的掌声背后又是什么?生:称赞。师:你想怎么称赞英子?生:英子,你故事讲的真好!生:英子,你普通话真好听!生:英子,我们要向你学习。孩子们透过那朴实的话语,走进课文,在情境中展开了对话,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情感的升华。(三)课后说,荡起学生想象翅膀的涟漪新课改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于是,课堂上也尽量凸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充分地想、充分地做、充分地说。其实,在课堂上,还有这样的情况:

7、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是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还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呢?通常其中一个学生的思路正符合教师所需要的想法时,教师会马上“鸣锣收兵”,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应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共同来分析讨论,确定最终的答案,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又触类旁通,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快乐。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教学任务本该结束了。但灵机一动,我便假设了这样一种情景:光洁、美观的陶罐被请进了博物馆,人们观看后赞叹不已。而在陶罐的身边,又有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罐,却无人问津我让学生根据以上情景

8、编辑故事。学生紧张地进入故事构思中,继而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在全班交流。生:由于受到许多人的赞叹,陶罐骄傲起来,渐渐看不起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便高傲地对铁罐说:“破铁罐,你还记得你哥哥的下场吗?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破破烂烂的,也没有几天好日子了,还不快点滚远点儿,别影响我的形象!”“话可不能这样说,谁都有自己的短处,再说”铁罐的话还没有说完,陶罐就粗鲁地喊:“别狡辩了,你的日子不会长久的!”一天的参观结束了,工作人员认为将陶罐放在这个地方,实在不配陶罐的身价,决定将它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但一失手,陶罐掉在地上,破碎了。铁罐看后,伤感地说:“为什么一个物体受到太多的赞扬,就会看不到自

9、己的真正面目,并导致可悲的下场呢?”小小年纪的学生,能编出这样的故事结尾,真是出人意料。可喜可赞!生:陶罐虽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它并没有骄傲,仍然很谦虚。 当他看到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礼貌地问:“你好,铁罐兄弟。”而铁罐受够了寂寞,心中满是委屈,愤愤地说:“陶罐,你没什么了不起,今天被一些没眼光的傻瓜看中,别幻想着自己有多高身价了,是灰母鸡永远也成不了金凤凰!”陶罐仍和气地说:“可别动气,铁罐兄弟,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这并不是我造成的啊,还是和和气气地交个朋友吧。”铁罐再也不好意思拒绝了,他们俩最终成了好朋友。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智慧都是“比”出来的,“逼”出来的,课堂里,他们亦会小手如林、小口常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是语文教学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条,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不容忽视。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因此,不管是课堂教学中的课前感言部分,还是课堂中的一些形式丰富的说话活动,或者是课后的交流感受等等环节,除了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带来切切实实地提升之外,学生素质的其它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