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36327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去年的树 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是一篇拟人体童话,其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朴素平淡、情节简洁明快四次对话构成故事情节,课文说明的道理通过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作者用白描的方法,

2、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学习童话这种文体,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读过童话、听过童话,有的还讲过童话,而且在三上27课陶罐和铁罐、三下19课七颗钻石的学习中,学生也已与童话亲密接触,对童话有一定的感知。加上本课生字词不多,因此,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应该都比较容易,那么重点就放在了怎样抓住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朗读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2过程

3、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难点是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受真情。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四、深读课文,多元对话。五、总结。六、拓展延伸、多向对话。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调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

4、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受真情。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四、深读课文,多元对话。五、总结。六、拓展延伸、多向对话。1.激情导入,范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读感受小鸟和大树的这份深情。3.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并谈感受。4.指导学生讨论并多元对话

5、。同学讨论:既然大树已经不在了,小鸟为什么还要对着灯火唱歌呢?此时此刻,小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1.大树虽然不见了,可是用大树做成的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亮着,小鸟对着灯火唱歌就好像对着好朋友大树唱歌一样。2.小鸟感觉到灯火里有他的好朋友-大树,因此,要对着灯火唱歌。)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板书设计去年的树小鸟 大树 遵守诺言(好朋友)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 范读课文

6、后,评价学生听得仔细、思考得认真。2.角色朗读后评价学生朗读得有感情,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感情深厚,难分难舍。3.讨论多元对话后评价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课后,我反思如下: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3. 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