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36323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西安市三十八中学 魏荣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返朴归真,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教师操作层面出发,谈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有层次地阅读课文,逐步深入地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通读、细读、品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达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悟情感,积累语言的目的,完成学生个体阅读的全过程,将“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字:以读为本 通读感知 细读悟语 品读悟情 诵读积累 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

2、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新课标也进一步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我们

3、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一、“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

4、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的,而是想方设法地巧设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直奔中心”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作秀”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阅读,何来的感悟? 假如,我们能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出发,这个阶段,不管你怎样设计导语,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

5、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今天,我们从不少课堂中看到,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直白地说“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这话,是那样的朴实、真实,凸现出教师“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你读懂了什么?”细读悟语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

6、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细读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不扎实,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

7、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1、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

8、动。当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3、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的训练。 笔者在教学散步一文

9、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若问题“这是一次简单的家庭活动吗,有何不同之处?”自由读文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把自已读懂的东西,也包括不懂的地万在小组上交流。 “春光美吗?文章末段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该如何理解?”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同学们很快找到疑点,作者写春光语句不多,但这些地方都蕴涵了生机勃勃的意味,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力量,肯定是有深层意味。文章末尾的这句话显示出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但这“郑重”、“整个世界”更体现了他们身上的品质和精神。我让他们再次回到课文中来,作者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尊老爱幼,表现了中年人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从

10、而明白文章散步的真正内涵。”课堂里师生平等共同学习,在读中思议,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学得扎实。 三、“为什么这样读?”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 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精心辅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课文”,刻意采用“渲染导情”“范读激情”等手段教学,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

11、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已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 如冰心纸船一文的朗读教学,在品读“留着留着”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设想自己就在茫茫大海之上,带着对文章的理解,来读课文。有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重要呀?”我又问:“这时到底应该怎样表达作者思念母亲、祖国的感情?”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位同学说:“要细细品味,读的时候也需慢些,声音要抑扬顿挫,才能表现出感情来。”我再让这位同学来试读,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明白怎样处理才是正

12、确的,才能更好地表达激情。有时还需要教师来一两句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就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游戏读等。也可组织小组、女生组、男生组、全班等不同范围的齐读,有时也可配合进行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在品读中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 四、“你想将它读背吗?”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煽动,学生跃跃欲试,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为之喝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位文学家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

13、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 我常将背诵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品读一个段落后,由于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结构,体悟到文章的美,就有一种读背课文的愿望,也很容易背诵课文。我常不失时机地让能背诵的同学合上课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段落。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背诵的甜头,很自觉地将一些优美的段落熟读成诵。有时,教师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发现有些同学已合上课本背诵起课文了。 当然,教无定法,要体现“以读为本”,也并非都要有这样一个读的过程,还是要以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本”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文章体裁,写作特

14、色,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组织学生的读的过程。文章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接触程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或省略一些步骤,或改变一些读的顺序,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深得学生的喜爱。相信在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参考文献:王瑛: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彭州语韵网站温小连:重参与 重感悟 重积累 广州教研网郑宇:新世纪对阅读教学的新思考、新探索 全国第三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综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编号 参评学科语文 作者姓名 魏荣 性别 女出生年月 1979 02籍贯 陕西 西安职称(职务)中教二级(教师)工作单位 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详细通讯地址 西安市太华南路226号(三十八中)电话 86701754 邮编710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