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36291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骨干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骨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当我们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时,写心得体会应该是最好的抒发自己感情的方式之一,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最新骨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送你的参阅。最新骨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1 20_年9月28日30日,我参加了z市第二届骨干老师研修班的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有专家讲座,优秀骨干老师成长档案展示、评价、交流和精彩的课堂展示;尤其是课后的研讨,更令我难忘。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却收获多多。由于学校有事,没能及时报到,失去了聆听精彩报告的时机,很遗憾,觉得损失很大。七位老师的课,各有风采,每堂课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对教材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思想、

2、教学方法的浸透,各有招数。听课后有了新的感觉。这次培训,与以往不同,先让参会的老师从7个规定的课题中任选一个,进展提早备课,并写出详案,我也按照通知的要求做了,开场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又觉得没有新意,又换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写出教案后,为了证实它的实用性,我又在五年级试讲了一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听了z老师的课,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吕老师的课,色彩不浓,看似平淡,但是给学生更多是数学理性的考虑、知识的拓展、方法的浸透,真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三角形内角和虽然我没写详案,也看了一阵子,所以对这节课比拟熟悉。当时的想法是这课都老掉牙了,还有什么新东西。听了z的课以及对两节三角形内角和课的研

3、讨,心里豁然开朗,谁说没有新意,是因为功夫不到。以往的课上,学生用的是测量法、折叠法、剪拼法,而这两节课中都用到了帕斯卡的推理,使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直观推理,上升到逻辑推理。这是以前我所有听过的这个课题中没涉及到的。不光是我觉得新,其他老师也觉得新。数学理论活动课到底怎样上?很茫然,一般都是照本选科,突出不了他的活动性,这两节数学活动课的展示,虽然不是非常完美,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我觉得挺好的。课后的分组研讨,对我启发很大。研讨过程中,沂河实验学校的刘主任,以她独特的视角,发表了对这两节课的看法:让学生疑心帕斯卡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疑心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度,让学生重新探究,培养学生敢于

4、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还有30日上午的研讨更是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对每节课的听后感受,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时时出现剧烈的争论,有些问题恰恰是在争论中渐渐明晰。例如:沈老师执教的比的意义一课,用调色师配制“樱桃红”作为导入引出比,情境很新颖,但是仅这一个例子,说明产生比的必要性,显得太薄弱,需要多用几个例子来丰厚。研讨时,我虽然没有发言,但大脑始终没有停顿,不断地把老师们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展比照,执教老师的教学过程不断在头脑中闪现。老师们对教材深化的理解和精彩的发言,深深感染了我。今后我一定把我自己的所感所悟与大家共享。这次培训活动研讨的如此深化、热烈,得益于于科长所带的骨干团队成员的成长

5、及与会老师会前的准备!最新骨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2有幸参加了长治市教育局举办的高中骨干老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由衷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进步的平台。三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五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张国宏社长结合自己的理论经历和对中国教育的考虑教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浙江省天台中学校长的老师专业成长策略、浙江省语文特级老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考虑“有序”到“无序”、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讲师的校本研修的理论探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的从教者的三重境界无一不使我受益匪浅,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承受了新思维、新观念的洗礼,拓宽了学习

6、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感悟中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缺乏,理论的应用程度与教学的创新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为我以后的专业再开展指明了出路,点亮了明灯。下面就几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谈谈自己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一、进一步领悟“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追求高效课堂新课程要求老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老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对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进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展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敏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老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

7、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尽管老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仍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多彩的课堂,老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敏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详细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缺乏”,考虑

8、“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二、专业再开展是骨干老师的终身追求社会在开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请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地开展。老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骨干老师又该如何做?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创新,这是我们老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面对飞速开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确实,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开展的时代,面对变

9、化的学生,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老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进步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在讲座中指出自我反思是老师成长的重要通道、是老师个人知识的改造与升华;既要重视理论、勤于理论,又要专于理论学习。作为骨干老师更要强调反思学习,提出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开展的方案,撰写教育笔记,经历总结或论文等,全方位提升自己。老师专业开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开展的要求,也是老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老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勇立潮头。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才

10、能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骨干老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典范。老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考虑才能、理论才能、创新才能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开展,为学生的终身开展奠定根底。只有具备人文素养,老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

11、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耀的称号,是每个老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理论作出答复的问题。好老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老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剧烈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老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如今的学生知识面宽,承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老师。要进步自己的人文素养,就必需擅长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骨

12、干老师的必备条件,是成长为优秀老师的必由之路。最新骨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320_年6月25日至7月4日,有幸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小学骨干老师省级培训研修班的学习。在培训学习期间中,我克制了旅途的劳累和身体的不适,遵守培训研修学习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聆听邹寿元、黄牧航、闫德明等专家学者们的专题讲座及生物科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们再次讲授的专业课知识,同时还与各兄弟学校的一线老师进展了充分的交流。转眼之间,十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时间虽短,感触良多,收获也不少。下面是我的粗浅体会。一、开拓视野,充实自己知识是要不断的更新的。特别是生物科学开展是很快的,知识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识总是具有滞后性,所

13、以尽管教学多年,却总会在教学中发现知识不够用,迫切需要获取相关的新的专业知识。这次的学习,生科院安排的结合中学教学中各方块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拓展,以及在课堂内外的与老师们与同行的交流讨论,对原先模糊不清的变得明晰了,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欣喜。例如,听了黄秀明老师的动物生理课的拓展后,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变化等知识更加明了。听了宾金华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的课后,对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更加明晰。周先叶老师的关于种群的增长及调节的授课,再加上课堂的讨论,原先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每个老师的授课,都有让我有所收获的的地方,很感谢这些的老师的认真负责。二、促进考虑,发现

14、缺乏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多,为什么别人能做得那么好,获得那么好的成绩,而我就不能呢?邹寿元老师也是一线老师,相信在华附的教学任务也不轻,为什么能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展教学研究并获得相当不俗的成绩,比方单单是50多篇的论文这一数字就让我们觉得怎么可能做到?肖小亮老师也是一线老师,很年轻,只能_年的教龄,可是你看他从带学生做课外活动到做综合理论活动到做课题研究,并出书,所获得的那么多的各级的奖项等等丰硕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许,正如闫德明老师和肖小亮老师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比别人多一点。对,比别人多一点,多一点考虑,多一点的行动,多一点的付出!这就是成功的机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学的有心人,

15、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三、激发信心和热情中学老师能做研究在此之前,总觉得是不可能的,聆听了专家们(如邹寿元老师)对教研的诠释,理解到研究可分为根底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中小学教学研究应属于应用型研究,应定位为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为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和效劳上所进展的研究。定位明晰之后,消除了我的疑心,原来,中学老师也能做研究的。专家们又“手把手”地传授地做研究的根本方法。黄牧航教授的“老师从职业化走向专门化”以及李娘辉老师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我们翻开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来当我们尝试做课题研究时就可依样画葫芦了。我的信心和热情被激发出来,是的,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想当个老师匠,相信,当我们有了信念,坚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我们也可以做教研,也可以把老师这一职业做得专业化。一个人假如总是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变成庸散的懒惰的。正如此前的状态,每天忙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做试题,周而复始,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的考虑,没有时间对教学进展深层次的考虑,没有总结没有提炼。感谢这次的培训时机,让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理论,促进师生不断进步。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