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5935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更新至2022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71。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2022年1月试题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2022年1月试题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2022年1月试题答: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

2、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其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人人心。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简答艺术实践对于提高教师审美修养的意义。2022年1月试题答:投入艺术实践可以使教师获得一定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能力,保障具体的美育活动的实施。艺术实践可以使美育活动更有针对

3、性。投入艺术实践也使教师通过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强烈地体验生活和认识生活,进而增强审美底蕴,提高审美修养。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22年1月试题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22年7月试题答: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第二,自然的美可以全面启迪人的感性;第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简述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2022年7月试题简述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2022年7月试题答: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美学的地位在于它是一

4、门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学科。它的意义在于将其它各门人文学科(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献学等)在人类审美过程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对人的整体的探讨。简述青少年审美活动的差异性特征。2022年1月试题简述青少年审美活动的差异性特征。2022年1月试题答:青少年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变化很大,他们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个性人格的差异、性别差异和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简述审美情感在美感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022年1月试题答;审美情感是一种蕴涵着理解、经过想象创造和升华了的情感。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在美感心理中,审美情感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它是美感

5、心理的动力,是美感心理的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简述外来文化的具体特征。2022年1月试题答: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化。从中国文化视野来看,外来文化具有的具体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奇异;征实;逼真。奇异指文化意义上的奇特和差异,在价值观念上的对比和补充。征实指追问本体、以实体为本的传统。逼真指对形式的确定性追求。简述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2022年1月试题答: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艺术家运用符号进行艺术创作,必须表达对丑的否定性评价;必须遵循辨证的原则,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创作中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将丑转化为美。简述艺术教育在

6、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意义。2022年7月试题答:艺术教育是青少年美育的基本手段与重要途径。因为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形态,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以促进审美发展来推动青少年理性和感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于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艺术教育可以发展感性。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2022年1月试题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2022年7月试题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2022年7月试题答: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

7、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简要回答人的美表现为哪些层面?2022年1月试题答:人是社会美的中心,人的美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个体形象的美,包括人体形式和人格意蕴;第二是社会关系的美,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第三是社会文化的美,包括风俗与时尚两方面。简要回答审美情感在美感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022年1月试题答

8、:审美情感是一种蕴涵着理解、经过想象创造和升华了的情感。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在美感心理中,审美情感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是美感心理的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简要回答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在美育史上的意义。2022年7月试题答: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即美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在书中席勒主张以“游戏”去统合现代文明的分裂了的人类感性与理性,从而提出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席勒的美育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育进入系统理论自觉期。节奏感在音乐和舞蹈中各有什么表现?2022年7月试题答:音乐、舞蹈都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节奏的变化又构成情感的律动,即韵律。音乐的节奏感主要是通过乐音有规律的反复形成旋律线来抒发感情。舞蹈以人体动作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动作流来表达情感。第二,主观论;从主观精神或主观感受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种传统,即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感觉、趣味和鉴赏力,因而美在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