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仓-浏河镇-上海.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KB
约13页
文档ID:550358229
太仓-浏河镇-上海.doc_第1页
1/13

1.名词释义  1、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2、胃的别名本以太仓喻胃,后径称胃为太仓 2.中医名词  太仓①人体器官名,指胃《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以其容纳水谷,故名②《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③中脘穴之别名见《针灸甲乙经》 3.行政区划名称——江苏省太仓市  邮编:215400  区号:051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为82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5.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73.9平方公 里,陆地面积为537平方公里内陆土地面积为6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  【地形地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东部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西部2.4米~3.8米  【水运口岸】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

口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仅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  【气候】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2004年平均气温17.1℃,比常年高1.6℃年降水量1148.9毫米,比常年多70.8毫米,全年雨日105天,6月14日入梅,7月15日出梅,计32天,梅雨量为411.5毫米年日照时数2255.8小时,比常年偏多294.9小时   “金太仓”的来历清代诸家轩著《坚瓠集》载有“吴评”一则:“吾苏辖一州七县,旧时评语曰:‘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洲、空心吴县’言金银富厚,铜臭,铁刚,豆腐淡,叫化龌龊,纸薄,空心虚伪也经考,上述说法,系指官缺的肥瘠,就是说在太仓做官收入最厚,银低一等,铜铁再低一等,豆腐只够苦开销,叫化(乞丐)是穷,要贴开销,纸是薄,空心是空欢喜。

这反映了当时一州七县的经济状况浏河镇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浏河镇地理位置  浏河镇位于太仓市东部,东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嘉定县接壤,为长江口的第二道门户、太仓市沿江的重要集镇、江苏省最大的渔业基地历史上就是江南地区出海要津,古代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明代航海家郑和统领大明船队,先后七次从刘家港起锚,泛海通使西洋,号称“天下第一码头”当年郑和出海祭神的天妃宫,现存有后殿建筑,风格雄伟近年又新辟郑和纪念馆,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胜地抗倭名将戚继光检阅、操练水师所筑的阅兵台,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启蒙就学的明德楼,正在修复之中的百岁国画大师朱屺瞻先生的梅花草堂,都是人们游览的绝佳处   浏河镇是江苏省太仓市东部濒江临海的重镇,为万里长江第一港元代称浏家港,漕运勃发,海贸隆盛,被誉为“六国码头”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在此七下西洋,成为与当时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大海港今天浏河以她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综合实力,被誉为“江尾海头第一镇”,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个社区,常住人口5.6万人    区域概况  浏河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北靠上海航运中心组合港----太仓港开发区,东枕长江,南接上海宝山、嘉定区,西望世界文化名城苏州。

浏河镇水陆交通便捷,距上海虹桥机场35公里,太仓港码头15公里沪太、苏浏两条国家一级公里在境内交汇,离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公路仅5公里 浏河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著名百岁寿星画家朱屺瞻的故乡有着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浏河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郑和纪念馆、天妃宫(玛祖庙)、紫薇阁、梅花草堂、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林则徐建)、老浮桥、望江亭、明清古街等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河豚、刀鱼、鲥鱼、鮰鱼等长江时鲜,她独有的“三鲜聚会”(即在同一桌上河鲜、海鲜、江鲜同时登场)的食文化早就闻名四方 郑和《通番事迹碑》记曰:“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这确凿的证明,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郑和船队每次返航也都是以太仓为收泊地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2008年10月15日 16时24分    来源:太仓旅游信息网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生于1371年明朝因其担任内宫大太监又称“三保太监”,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       从永乐三(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这位世界航海业的先驱者,曾在太仓浏家港率领二百多艘的庞大船队,扬帆启航,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历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总行程13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多,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伟大壮举; 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郑和纪念馆座落于太仓浏河镇,展厅分上、下二层,底层正中是一座3米高的郑和手握航海图的座像座像背后与左右两侧墙面上三幅巨型磨漆壁画《鹏起浏江》面积达80平方米它不仅再现了当年郑和奉召首次从浏家港下西洋,访问东南亚、东非各国出洋时的壮观场面,更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三幅壁画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画面线条明快流畅,人物栩栩如生,富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郑和船队中十几艘宝船“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由于光学与视角的关系,无论游人站在大厅的哪个角度看,都给人以群船迎面驶来的极为奇妙的感觉       二楼展厅陈列着各种图片和实物等200余件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料,展示了郑和不平凡的生平和伟大的航海业绩,展示炎黄子孙和世界各国人民对郑和的深切缅怀       鉴于郑和纪念馆的历史性和纪念属性,一九九五年先后被命名为苏州市、太仓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七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OO一年被命名为“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太仓市已制订连接本市轨交11号线初步规划 上海市民或可坐轻轨去太仓    ------------------------------------------   2008-5-26 稿件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宋杰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可能将第一次延伸到其他城市。

记者从昨天在江苏太仓市举行的“2008上海轨道交通论坛”上获悉,相关方面正在考虑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到太仓,太仓市为此已经专门预留了3500亩土地   相关方面的初步规划为,从嘉定北站往太仓方向延伸,增加两站,在陆渡预留用地地块内设终点站,与苏州即将建设的市域轨道交通等实现转乘,而太仓方面规划将嘉定至太仓段运营管理直接纳入上海市轨交11号线系统   轨交11号线或将延至太仓   此次“2008上海轨道交通论坛”,除了意欲促进长三角在轨道交通上进一步合作外,也对外发布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上海和太仓之间可能将修建城际轨道交通,即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可能延伸到太仓市内   太仓市市长谢鸣在论坛透露,已将上海轨道交通延伸至太仓纳入了《太仓市市域空间布局规划》,太仓市还委托了上海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上海规划院对此进行课题研究,从各个层面上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向太仓延伸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影响等其中已经出炉的《上海-太仓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初稿)》,从经济技术层面就沪太轨道交通对接作了详细的分析,已提出了两种模式、五种方案,并对各自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太仓已预留3500亩土地   据了解,该规划项目已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了汇报,并且得到了支持。

太仓市也和上海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且和嘉定发改委就轨道交通对接事宜取得了一定共识   记者昨日就此事询问上海申通地铁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对方并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表示由于涉及到两地各方面协调工作,该项目还仅仅处在初步沟通阶段   据介绍,太仓市为该规划项目已在陆渡镇预留了3500亩土地,规划设置免费或低收费的“停车+换乘”设施上海市轨交11号线的嘉定北站距离太仓市只有10公里左右,相关方面的初步规划为,从嘉定北站向太仓方向延伸,增加两站,在陆渡预留用地地块内设终点站,与苏州即将建设的市域轨道交通等实现转乘而且太仓方面规划将嘉定至太仓段运营管理直接纳入上海市轨交11号线系统   打造太仓-嘉定经济板块   记者了解到,连接上海和江苏南通的沪通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近期通过评审,并有望在年内开工该线路将在太仓设立站点,从而大大加强两地的联系但相关专家表示,该线路属于客货运混合的传统铁路,还无法满足城际之间市民的大规模往返而上海的11号线若延伸到太仓,在此和苏州将要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对接,整个苏沪之间的交往便捷度将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谢鸣也表示,以沪太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将实现两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加强和提升太仓-嘉定经济板块。

而且国家将太仓港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干线港、组合港,沪太轨道交通建设有助于太仓港和上海港的互动 [专家建议]   城郊、城际轨道交通应比地铁快   对于上海市轨交11号线延伸至太仓的计划,相关专家表示这无疑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起到促进作用但对于现在上海和长三角区域正在修建和规划的城郊、城际轨道交通提出建议,认为这类轨道交通不应和城区内地铁运营模式相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翊民告诉记者,城区的地铁轨道运营一般是1公里多1个站点,车辆速度上限多是每小时80公里该模式应用在城郊或城际这样远距离线路上,将会导致旅客乘车时间过长而且由于客流量相对较少,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他建议此类线路每站之间的间距应在2-4公里,或者设立“大站车”,车辆速度可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他表示,太仓如果和上海市轨交11号线进行连接,采用这种模式,那两地之间居民来往将真正实现便捷、省时对接上海11号轻轨 太仓第一个公交首末站将开建记者从太仓市交通部门获悉,该市首个公交首末站8月开建,预计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公交首末站将开通直达公交班线,与上海11号轻轨对接  公交首末站位于新区朝阳东路、兴业路口,沿江高速跨线桥段。

该站用地面积34.6亩,总投资1200万元,建站房约1100平方米,用于乘客候车厅和公共卫生设施;站内还将建设200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道路,完善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  该站建成后将开通直达公交班车,等上海轻轨11号线开通后,实现同上海轻轨11号线嘉定西站的对接,给市民往返沪太提供便捷、舒适、经济的出行方式,解决市民进出上海的换乘问题目前项目相关设计方案已确定,前期工程已进入土地清表及围土阶段  “以后太仓到上海市中心只要半小时市交通部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公交首末站是太仓市对外的重要窗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