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35772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导学案含每课一练单元测验及答案(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址:第一单元 战争题材学习目标1阅读(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把握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以便更快、更好地了解事件梗概。(3)感受战争,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4)学会抓住关键性词语,在假设、比较中品味、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5)抓住新闻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加强课内外联读,学会有选择、有目的地阅读时事新闻,会概括新闻标题。(6)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心感受、体验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动人的场景,写出自己的心得和评价。2写作(1)积累描写景物的精彩语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注意景随情移,情景相生,切忌游离地写景

2、。(2)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3)学习本单元通过选取感人的题材,描写感人的因素,达到感人的效果的写作手法。(4)学习本单元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3口语交际(1)加强复述训练,学会概括复述和详细复述。概括复述力求准确、简洁,详细复述力求生动、传神。(2)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品味,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围绕某一事物或针对某一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且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学法指导1.单元聚焦本单元以战争为题材,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是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作品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今天读来仍荡气回肠。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它诗一般的语言,散文化的

3、结构,很好地体现了孙犁小说的特点。西蒙诺夫的蜡烛让我们感受到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感受到了它散文诗般的语言。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让我们感受到雨果博大的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主题。2阅读建议(1)熟悉相关的历史知识,适当了解历史背景。课文所写的战争,远的已经相隔一个多世纪,近的也相隔半个多世纪了。学习时需要进一步熟悉相关的历史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抗日战争的知识,解放战争的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可以翻翻历史

4、书籍,至少查查辞海的有关条目,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比如学芦花荡,可以寻找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2)结合记叙要素,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反复训练,养成阅读习惯。每次阅读叙事性作品,就留心六个要素,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叙事性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动人的情节,时间、地点、人物等则易于忽视,以致印象模糊。懂得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所在,并引起注意,才能达到全面把握、快速阅读的目的。(3)深入探究人物的思想性格,重视自己的感悟、体验。养成阅读中思考的习惯,不断地问为什么,以加深理解。要从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出发,由表及里地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深

5、入发掘作品的意蕴,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4)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读名家名作,可以领会“应该这么写”;看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可以领会“不应该这么写”。鲁迅认为“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能看到作家的修改情况当然最好,找不到这种资料,补救的办法是假设比较。假设一种不同的表述,与课文比一比,就容易体会到原句遣词造句的好处了。一篇课文举几个例子,咀嚼咀嚼,品味品味,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3相关知识(1)需要重点了解的作家:毛泽东孙犁聂华苓。(2)关于新闻的常识:新闻(又称消息)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的特点:真、新、快等。(3)需要了解的相关背景资料:圆明园遭劫毁

6、的史实。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犹太人遭大屠杀的史实。学习诊断1新闻两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鄂( )豫( )绥靖( )锐不可当( )荻港( )溃败( )督战( )歼灭( )管辖( )区域( )要塞( )阻遏( )2区别形近字,在括号内注音并在横线上组词。溃( )_渡( )_馈( )_度( )_辖( )_据( )_豁( )_踞( )_签( )_遏( )_鉴( )_揭( )_3选出解词中有误的一项( )A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7、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锐不可当:锋利无比。D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业已:已经。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在恰当的词语上打“”)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抗拒 B拒绝 C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A作战 B观战 C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顽固 B坚固 C巩固)的,(A弱点 B缺点 C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在党的领导下,抗美援朝的官兵们勇往直前,锐不可当,一举歼灭了敌人。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高屋

8、建瓴,气势磅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C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中,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D国民党的东面防线抵抗较为顽强,但我东路军负隅顽抗,最终歼灭及击溃了一切抵抗之敌。6文体常识填空。(1)新闻又称_,它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2)新闻(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是:_、_、_、_、_。7比较下列句中画线词与括号中的词,品析画线词的表达作用。(1)至发电时止(现在),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_(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共)渡过三十万人。_

9、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军前锋,即将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B首都市民的文明素质与礼仪规范在稳步提高。C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D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纠正并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9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中新网兰州5月12日电 兰州市今年计划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修建污水处理厂和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同时对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力争从源头上治理黄河兰州段水体屡遭污染的问题。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为兰州提供了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这个水段水

10、质的好坏,不仅事关兰州市的用水安全,而且直接影响黄河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统计显示,2006年,兰州市共排放废水1.6亿多吨,其中工业废水4255万吨。兰州市常务副市长吴继德说,为了加强黄河兰州段污染治理,兰州市几年来通过多方筹资,计划投资1.3亿多元,用于污水处理厂改造,城市污水排放管网改造和安装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吴继德表示,到2010年,兰州市的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确保排放黄河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能够达标排放。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回答文后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

11、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

12、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0文章开头横线上的文字叫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11用曲线画出导语部分,并写出这部分概括新闻事实的词语。12加点词语“均”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13文中“此种情况”指_。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14第1句中加点词“冲破”与第3句中加点词“突破”能否调换?为什么?15新闻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和东路军?16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

13、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节选,回答文后问题。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