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35319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秋词二首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注嗾:su教,使。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第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4分)答: 这两首诗的秋天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看,两首诗中“春”的作用有何不同?请你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

2、使大自然别开生面。(表层意思,2分)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诗言志”,作者以此说明:人只要有志气,就会有奋斗精神,就不会感到寂寥。(深层意蕴,2分)其一,侧重写秋高气爽的天气和生机勃勃的活力,激励人们振作精神,奋发向上。(3分)其二,侧重咏叹秋天明净清白、青黄浅淡的色彩,使人感到思想澄净,情操清白。(3分)其一,肯定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正面衬托秋的生机和活力。(3分)其二,否定繁华浓艳、教人若狂的春色,对比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3分)【鉴赏指要】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

3、,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

4、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3分)答: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 【参考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3分。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满分。(2)闲。闲居乡村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

5、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的情景,心情格外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4分。“闲”1分,“内心无所牵绊”1分,“恬静闲适”或“悠闲地看”1分,“呼应诗题”1分。【鉴赏指要】诗作于乾道二年(1166),有二首,此为其一。当时,杨万里因父死在吉水家中守孝,未能出仕。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钱钟书说:

6、“这首诗里的留字分字都精致而不费力。”(宋诗选注)杨万里自己说此诗“工夫只在一捉字上。”(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而这一“捉”字,白居易那里早说过了。杨万里创意在“闲看”二字。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唐多令邓 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4分)答: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

7、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 【参考答案】(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2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1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1分)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鉴赏指要】邓剡是一个有爱国心、有民族气节的人。这首唐多令是宋亡之后他在金陵的吊古之作。词的上片写景。傍晚,刚下过一场雨,晚霞映得水面分外明亮。潮水退下去了,岸边留下层层沙痕。风吹落叶,带来寒意,而这寒意透过窗纱侵入室内,使屋子的主人感到在西风的催逼之下,季节已由夏入秋。同时,也使主人怜惜这些飘零的

8、秋叶,将与自己一样沦落天涯。“懊恨”,是懊恼可恨的意思。“催世换”的“世”,在这里双关时世,借季节的变换来暗示朝代的更替。“天涯”,比喻极遥远的地方。“落天涯”就是流落、飘泊于天涯的意思。这时南宋灭亡了,广大人民处于异族的压迫之下,不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以,风吹落叶的情景,就格外容易使人联想起汉民族的不幸遭遇。邓剡用“懊恨”一词,表明了他对催换季节的西风(隐喻灭亡宋朝的元人)的不满和愤恨。如果说上片是在写景中隐含着亡国之痛,那么,下片就是更直截了当地写这种哀痛的感情了。“寂寞古豪华”以下四句,是剪裁和改写了唐人刘禹锡的乌衣巷,随着王朝的变迁,这些原先声势显赫的大族,相继败亡。寄居在这里的

9、燕子年年飞来寻找原地筑巢,可是房子的主人早已不再是王、谢大族,而是寻常百姓了。邓剡写这首词时,正在南宋亡后的金陵,所以很自然地借用这首唐诗的意境,比喻南宋的覆亡。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在残破凄凉的金陵城下,古代的豪华景象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惨淡的夕阳,照着乌衣巷口。南宋灭亡后侥幸活下来的人,谈论着时代的又一次更替,慨叹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竟使年年飞来的燕子,找不到栖身之处了。词的最后三句,作者又把笔触落到眼前的景物上来:秋季来临,燕子都飞走了,只剩下南来的无数大雁,在明月的辉映下,露宿在芦花之中。这幅凄凉孤苦的图景和作者痛伤亡国的感慨之情完全融会在一起,收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

10、后回答问题。(8分)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 【参考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鉴赏指要】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

11、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永遇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

12、。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

13、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意切。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柁尾“(惜双双)句意,说明此虽之后,他的心象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象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真是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5、读这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7分)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请简析本诗是怎样写出瀑布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的。(7分)答: 【参考答案】应用比喻手法(1分),用“练”“丝”“虹”“龙”“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2分);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2分)。以“饮涧”“下山”“飞滩”等动词,写出了瀑布下泻的力度和撼人心魄的动感。(2分)【鉴赏指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