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态度的测查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17KB
约12页
文档ID:550349474
态度的测查_第1页
1/12

态度的测查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如此重要,设法了解人们的各种态度就很有必要 然而态度又是如此捉摸不定,有时还不表现于外,有时表态又不一定是 真实的态度,即使人们的态度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确切地判断它也非 易事,甚至要花较长时间那么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去较好地把握人们态 度的指向与强度呢?解决测查态度的方法问题,不仅对从事有关人的实 际工作(人事、宣传、教育等部门)有帮助,而且对开展态度的研究工 作也极为必要目前,社会心理学测查态度的方法并不十分理想,但知道一些已在 运用的方法对于进一步去改善或创建新方法颇有益处以下介绍的仅是 常用的几种一、态度量表法这个方法或称自我报告测量(self-report measures),它是以态 度问卷中一些社会事件的陈述作为刺激,引起被试的态度反应,然后依 据其回答反应,给予分数或等级的评定,以确定其态度的状况现在西 方通用的有以下三种量表一) 瑟斯顿等距量表(Thurstone 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s )瑟斯顿(L. L. Thurstone, 1928, 1931)在“态度能被测量”一文 中说,态度是某种外显行为的变量,因此可以从人的行为中予以测量。

〔L. L. Thurstone(1928). Attitudes can be measured.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33,52卜544. L. L. Thurstone(1931).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attitudes. Chicago, III: University of ChiagoPress.〕于是他跟蔡夫(E. J. Chave )合作,首次设计了一套由个人 对某件事(如宗教)进行回答的许多项目,经评判者审定、淘汰、筛选, 形成一套20条意义明确的陈述每一项目经统计处理附有从0〜11的 数字等距的得分值(不在问卷上标明,只由主试掌握),沿着由最不赞 同到最赞同的连续线分布开来继而请被试选择其中最赞同的一项或几 项,然后依据项目分值计算出被试对这件事的态度分值下面是一份由彼得森(R. C. Peterson,1931)编制的、瑟斯顿式 的“战争态度量表”,是用来测量人们对战争所持的态度(主战、反战 或是中立),共20题,现略举示例如下题序 项目 分值1.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正义,战争是 (7. 5)必要的4.战争是没有道理的(0. 2)6.战争通常是维护国家荣誉的唯一手段(8. 7)9.战争徒劳无功,甚至导致自我毁灭(1. 4)14.国际纠纷不应以战争方式解决(3. 7)(10. 1)18. 无战争即无进步 如果被试只选一题,该题的分数就是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分;如果选两道 题,则两道题分值的均数即为态度分;如果选三道题以上,将其分值由 小到大排列,以奇数项的中项分值或以偶数项中间两项分值的均数为态 度分。

得分越高表示越赞同战争,得分越低则表示反对战争瑟斯顿量表的测查结果,如果被试的回答是合作的、如实的,它作 为调查的一种参考是有价值的,否则就靠不住其次,它对每件事都要 编制量表、需要许多评审者、做许多调查工作才能算出各项目的得分值, 要花去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似乎并不经济再就是它的测查在个体水平 上常缺乏说服力,如两个具有不同态度的被试由于选择项目的条数不同, 其所得分值可能相同或相近二)利克特型量表(Likert-type Attitude Scale )利克特(R. Likert,1932)为了使先前量表得到简化和改进,他选 择了人际关系,种族关系,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宗教五个态度范畴, 分别设计了五个特殊的由一系列陈述问题组成的问卷有些问题要求被 试作是与否的回答,有的则允许作多种选择,大部分问题采用5点或7 点量表让被试作出反应所谓5点量表即从强烈赞同(5)、赞同(4)、 尚未确定(3)、不赞同(2)、到强烈不赞同(1); 7点量表分为强烈 赞同(3)、中等赞同(2)、轻微赞同(1)、尚未确定(0)、轻微不 赞同(-1)、中等不赞同(-2)、和强烈不赞同(-3)每一个回答都附有一个得分值,于是每个被试在测试后都可以在每一态度范畴得到一 个累积分数,并可与其他被试进行比较。

下面(表6-7)是利克特量表 中“国际主义”态度量表的问题样例〔S. Penrode(1983). Social Psychology. NJ: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295.〕从这里你 可以看到它的问题形式类似于民意测验的提问,括号内的数值供计分用, 不出现在给被试的问卷上,它主要是一种观点的测查利克特型量表是西方研究者使用得最广且认为最简便的一种态度量 表它和瑟斯顿量表的相关系数达到0. 80,说明它也是比较有效的态 度测量工具但是上述两种量表都是依据直接询问被试对态度客体的评 价而给以分数,所以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往往引起被试的顾虑,因而 有些回答可能不真实表6-7利克特国际主义态度量表问题样例2.美国在制定移民法时应与其他国家商量吗?是(4)?(3)否(2)10.期望消除战争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梦想吗?是(2)?(3)否(4)13.我们应有多少军事训练?a. 我们需要普遍的强迫军训1)b. 我们需要公民军事训练营和预备军官训练团,而不需要普遍 的军事训练2)c. 我们需要一些训练预备军官的设备,但不需要现在那么多3)d. 我们仅仅需要维持常规部队所需要的军事训练。

4)e. 所有军事训练都应该废除5)24.反映军事训练和海军对抗演习的动画片的题材应鼓励爱国主义坚决支持(1)支持(2)不知道(3)不支持(4)坚决不支持(5)(三)语义分化测量(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ing )这是由奥斯古德等(C. E. Osgood, G. J. Suci &P. H. Tannenbaum, 1957 )提出的采取多维度和更为间接的方法了解人们对事物态度的一种 工具其依据的前提是,态度是由人们对所给的概念(刺激)的含意(语 义)组成,这个含意可通过对关联词的反应来加以决定例如,你想测 查一个人对“父亲”的态度,不必要求被试直接回答对父亲的感觉,可 以提出“父亲”这个词,要求按语义分化量表中的规定划圈,即可推断 出其对“父亲”的态度状况语义分化量表确定了三个不同的维度:评价维度、力度维度、活动维度每一维度中都有几项有对极的形容词(参 见表 6-8)〔C. E. Osgood,G. J. Suci&P. H. Tannenbaum(1957).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这个表格中三个维度是不变的,维度中的项目是可变的其中评价维度 是主要的测查时,先给被试提出一个关键词(态度对象),要求被试 按自己的想法在两极形容词间的7个数字上圈选一个数字,各系列分值 的总和就代表他对有关对象态度的总分,即总态度表6-8语义分化测量项目表好 7 6 5 4 3 2 1 坏评价量表美 7 6 5 4 3 2 1 丑聪明 7654321 愚蠢大 7 6 5 4 3 2 1 小力度量表强 7 6 5 4 3 2 1 弱重 7 6 5 4 3 2 1 轻快 7 6 5 4 3 2 1 慢活动量表主动 7654321 被动敏锐 7654321 迟钝语义分化量表构造比较简单,它能测量人们对各种事物,从少数民 族到政治集团,从周围各种人物到远近事件的态度二、投射法这是一种利用某些材料引起被试的自由联想,作出无拘束而不受限 制的反应,从而间接地分析出投射(projection)到其中的心理状态及 有关态度的方法一)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 TAT )这是由哈佛大学的默里(H. A. Murray, 1938)所设计〔H. A. Murray(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其做法是给被试几张图片,请他们凭想象自编 一个故事,并要求说明:(1)图中所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情境;(2)这 种情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演变下去会有什么结果;(4)个人有 什么感想。

如有人给学生们提供一张画片,其中画有“一个孩子打开一 本书在书桌后面坐着”,让被试轮流编讲故事其中一个学生说:“教 室里一个男孩正在做白日梦他想起一件往事,它比现在课堂上发生的 一切更有吸引力,因而更为动心他希望能再身临其境,但是他将有可 能被老师叫起来背诵或遭到麻烦和难堪另一个学生说:“这个男孩 是一个中学生,正在进行一小时的笔试这张卷子已做了一大半,他正 竭力把它全做出来他认为要考好必须努力学习,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事实上这里的一些题目,他见过但没学过;有些答案似乎知道但又记不 起来了于是他尽力去唤起有关的观念,但仅仅想起其中一二个题目, 多数已回忆不起了他打算继续努力尝试,直到只剩五分钟时再放弃, 然后回头检查试卷他对自己看过而没有学会回答而感到遗憾这两 则故事实际上正是两位学生自己心态的描述前者反映出他对学习的漫不经心和害怕老师提问的态度,后者反映出他对考试与学习持有认真负 责的态度二)作业投射法(assignment projective method )这是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即通过造句练习或命题作文(如出 “我的家庭”、“我的班级”等题目)了解学生投射在文内的各种态度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被试不知道研究者的意图,反应比较真实。

但其 缺点是评析时缺乏客观标准,容易主观,特别是在被试的反应中有许多 偶然性与任意性,不一定都是其真实态度的表现,所以也极易出偏差 如果能把这个方法和平时的观察或量表法结合起来运用,就可能更有效三、行为观察法这是通过外现行为推断态度的方法研究表明,一般态度与多重行 为呈正相关;态度越具体,它和单一行为也越有紧密的相关所以对实 际行为的观察,是了解态度的重要途径这种观察并非一般观察法,它 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术一)任务完成法(task completive method )这是指让被试去完成有关任务,通过后果质量来确定其对这件事的 态度根据琼斯(1956)的态度对学习有过滤作用的观点〔E. E. Jones(1956). The Learning and utilization ofcontravaluantmaterial.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53, 27〜 33.〕,研究者们可让被试阅读几种不同倾向的材料,而后要求他们尽 可能地进行回忆依据“和自己态度吻合的材料记得更多、更好”的观 点,去分析被试回忆的成绩并判断其态度倾向若被试对带有某一倾向 的材料比另外的材料记得更多、更好,则表明他更倾向于这种态度。

不 过记忆的好坏还涉及其他变量(记忆力、材料阅读的排列次序、难度等), 应设法予以排除或加以控制二)社会距离法(social distance method )这是依据人对事物的态度常表现于人与事物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和 物理距离而设计的一种推断方法它是由博加德斯(E. S. Bogardus , 1925) 〔E. S. Bogardus(1925). 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 Journal 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