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33519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 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2.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3.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材分析:赶海的小姑娘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赶海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歌词形象生动,有捡海螺、

2、抓对虾的具体描写,也有如松软的海滩、金黄的沙、一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听了这首歌曲,在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出现大海边的优美景色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以模仿螺号的长音结束。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的能力增强,但较之低年级的学生表现力不够。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表现。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教学导入时,问同学们:

3、“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你们赶过海吗?知道赶海是什么样子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歌曲和创编律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2、学习歌曲,动情演唱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的能力增强。因此,我更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情感为切入点,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歌曲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步:(1)当学生在尽情的诉说自己对大海的感受以及赶海的经历时,教师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赶海的经历,与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引出课题。(2)聆听范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教师建议

4、:“我们赶海时也一定像小姑娘一样快乐吧!那我们就和她一起再去赶赶海吧!”(3)随合唱队轻声哼唱。(4)用“lu”模唱。这样做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练声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音准概念和注意听前奏的好习惯。(5)带着情感填词唱。(6)处理歌曲,学习知识技能。4、学唱第二段(1)师范唱第二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句。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吗?(2)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3)师提问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在这一环节中,利用学生对歌曲情境的的理解,学习音乐知识。如: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

5、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这样,音乐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歌唱技巧得以提高。4、学唱结束句。(1)师范唱结束句。(2)注意长音处的时值要唱足(3)为歌曲设计节奏型在之前的环节中,学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学习兴趣,不由自主的就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律动,这时教师适时的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学生就会根据处理歌曲时提示的几个情景,大胆表现。再请几个表现出色的孩子上台表演,引领大家,很快学生们就可以载歌载舞,达到本课的又一个高潮,愉快的结束本课的学习。5、拓展实践,创编律动6、学习F调歌曲。7、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体会了“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机会的话,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再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