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334258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习目标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认识洪水和洪灾1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_构成危害的事件。(2)分类2洪水与洪灾(1)概念:洪水溢出或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_和生活带来损害。二、洪灾的形成原因1基本环节:一是_的形成,二是对_造成损害。2洪水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三、洪灾的防治措施1做好对洪水的_工作2采取防灾减灾措施(1)工程措施措施功效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_能力修筑_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_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_水位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洪水和洪灾1某研究

2、小组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洪水发生的原理。最能说明暴雨引发洪水的实验是()A快速将水倒在水泥地上,水四处漫流B快速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水很快被吸收C分别将水倒在草地上和水泥地上进行比较,前者水流速度慢于后者D慢慢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一段时间后水四处漫流2关于洪水和洪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暴雨和大暴雨就不会造成洪灾B无论什么地区,只要发生洪水就会形成洪灾C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小D经济越发达,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可能越严重考查点二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据新华社报道:来自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统计,2010年贵州16个县、市、区遭受洪水灾害,受损房屋6 1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

3、万余公顷10多条国、省干道因塌方、滑坡中断,85个乡停电,36万用户供电受影响,河道损坏护岸33处,灌溉设施812处,冲毁塘坝9座,1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根据材料回答35题。3洪水是怎样形成的?4洪灾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其产生何影响?5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洪水有什么联系?方法技巧练如何判断自然灾害类型读“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平原和_平原,此外_流域、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2)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有东南沿海的_省、_省、_省及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3)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

4、_平原、_平原及_流域。(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_气候区,其原因是_的进退变化。(5)为了减轻旱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方法技巧自然灾害类型判断方法可根据成因和发生空间对自然灾害进行判断发生空间成因类型举例大气圈大气作用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岩石圈地质作用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生物圈生物作用生物灾害虫灾、鼠灾海洋海洋灾害 海啸、风暴潮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玉树大地震2011年冬春华北地区特大干旱俄、美卫星相撞央视新址火灾2009年3月纳米比亚、安哥拉暴雨洪水灾害A B C D2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

5、,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堵塞河道洪水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D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 C D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 B C D5下面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建筑物占据河道流域内破坏植被大规模围湖造田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A B C D6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特殊的纬度位置C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 D西

6、高东低的地形7洪灾的防治措施中属于工程措施的是()A兴建水库B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C设置防洪保险D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8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特大洪灾的发生()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D围湖造田,发展农业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8日20时到9日20时,我国贵州东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针对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各项应急响应,并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材料二我国暴雨日

7、数和暴雨洪水分区图(1)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_和_地区。(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3)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答案知识清单生命和财产台风地震洪水生产 人员供水交通商业活动生活秩序洪水人类强降雨滑坡排水速度 围湖造田占据河道监测和预报调蓄 堤坝泄洪洪水防灾减灾滥砍乱伐管理体制指挥管理科研投入基础达标练1A城市路面、院落等大都采取了硬化措施,导致降水后极容易形成径流,故A选项正确。2D洪水和洪灾是有区别的。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洪水发生的区域人

8、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3洪水的形成有几种不同的原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也可以形成洪水。另外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内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时,也容易形成洪水。4人类活动诱发或加剧了洪灾的形成。人类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且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上升,诱发甚至加剧洪水。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加大了泄洪难度,使洪水致灾的可能性增加。5泥石流与洪灾虽

9、然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泥石流的发生是由强降水或洪水诱发的,同时泥石流堵塞河道又容易形成洪水灾害。方法技巧练(1)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珠江四川(2)广东福建浙江(3)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4)东部季风夏季风(5)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加强工程措施,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非工程措施,对洪泛区和干旱多发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等。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气象灾害中洪涝和干旱的分布、成因及防治措施,说明了我国气象灾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地域性。要求学生具备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1C俄、美卫星相撞,央视新址火灾都不具备自然

10、属性。2D土壤含水率越高,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而泥石流、冰凌堵塞河道都可能形成洪水。3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频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地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质较多,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并不能说明这里全年降水丰富,因为冰雪融水也能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水源。4D防御滑坡、泥石流可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措施。5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加剧洪灾,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占据河道、破坏植被、陡坡开垦农田和大规模围湖造田等。6C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往往很快推进到北方,形

11、成北涝南旱,而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始终在南方徘徊,又会造成南涝北旱。7A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类,A项兴建水库为工程措施,其余三项均为非工程措施。8C加强全流域绿化,能够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与各种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相结合,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9(1)东部南部(2)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3)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加强防洪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等);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植树造林,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等)。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

12、题。以材料、地图为切入点,考查暴雨、洪涝灾害等知识。解题时,应先从地图上读出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南方和东部地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区,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易形成暴雨。教材P86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降水年际变化大。(3)滥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4)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行洪能力差。(5)大量河道、湖泊被淤、被填,缺乏蓄洪、滞洪场所。洪灾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类。教材P89活动通过读图,可以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非常复杂、类型多、地区差异大、许多自然灾害分布广。分析当地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危害及防灾措施,实践活动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到当地气象局了解,可以到图书馆查阅地方志、文献等。本节的重点是洪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区域特点,收集有关当地洪水资料,野外考察附近河道及防汛设施。了解当地洪水灾情,分析当地洪灾的特点及成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