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周)初一历史上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33279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周)初一历史上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7周)初一历史上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7周)初一历史上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周)初一历史上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周)初一历史上集体备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案例复习提问: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课前导学: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启发学生回答)A、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B、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2、过渡讲解: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看66页“导入框”的内容。讲授新课: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加强集权措施和商业的繁荣。当堂自测:利用小测验检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重、难点:第14课两汉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

2、技术的提高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启发学生回答)A、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B、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2.过渡讲解: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看66页“导入框”的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指导学生阅读81-82页“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和“动脑筋”内容,思考回答: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A、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改变态度

3、,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80多年无大灾。B、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800多年不改道。汉朝农民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巨大贡献。2.教师接着指导学生根据82页“汉代牛耕图”和“耧车”图,回答:A、牛耕在什么时候出现?(春秋后期,那时要用三个人驾驭两头牛拉犁耕地。)B、西汉的牛耕有了什么进步?(已装上“犁壁”,便于翻土碎土;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提高了效率。)耧车起了什么作用?(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当时农作物品种怎样分布?(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广泛种桑麻。)3.教师过渡讲解:随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

4、兴盛。欲知其究竟,请阅读82-83页“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组织学生结合彩图20“西汉锦袍”和82页“马王堆素纱衣”、83页“文献资料后汉书摘录”以及47页“自由阅读卡铁氏三兄弟”和85页“自由阅读卡汉代炒钢法”,讨论回答问题:西汉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哪些行业?有哪些成就领先于世界?A、丝织业,使用提花机,产品精美,为外国人叹服。B、钢铁冶炼业,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1000多年,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炒钢技术是在西汉中期发明的,欧洲到18世纪中期才会使用它。2.组织学生根据85页“活动与探究3议一议”:你怎样看待日本发现“汉委奴国王

5、”金印这件事?A、史书的记载与真实的文物完全一致,说明了我国的历史书籍具有极高的可信度。B、可以肯定,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和日本的交往已很密切。3.组织学生根据85页“活动与探究2找一找”: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犁壁、耧车、水排、炒钢法等。)4.过渡讲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而商业的繁荣集中反映在当时的首都长安。请看83页“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1.让学生根据84页“动脑筋”:你怎样看待两汉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A、有些是对的。如,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民宅内必须种树等,都有利于保护环境。B、有些是错的。如,限制市场贸易的

6、时间,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2.指导学生观看84页“长安平面图”和“活动与探究1看图分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A、长安的宫殿是哪两座?(未央宫、长乐宫)B、它们的面积大约占了全城的几分之几?(三分之一)C、长安的街道有什么特点?(笔直宽阔,两旁绿树成荫,还有比较完备的排水沟和下水道)D、长安的商业区叫什么?(东市、西市)E、它们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了起来?(汉朝统治者采取抑商政策,所以不把商业区设在市中心。用墙围起来,是为了严格管理。)3.学生讨论回答:汉武帝怎样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A、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B、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1.

7、按纲要信号讲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2.指导学生填写“汉朝主要经济成就”表:农业手工业水利(治黄河)工具耕作作物丝织冶铁汉武帝汉明帝(王景)犁壁耧车二牛抬杠法水稻、小麦桑麻提花机素纱衣水排(杜诗)炒钢法3.学生当堂完成84页“练一练”:应选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4.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堂创新点:利用flash动画展示汉代时的先进科学技术。耧车、水排用形象的动画展示他们的工作原理。前后联系地讲解加强集权的措施(汉武帝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的措施)知识检测反馈方法:新课讲完,学生当堂消化本课内容,最后教师利用课后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14课1、西汉时期

8、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王景 、史禄 、李冰 、窦固、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是在( )、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东汉时期、西汉时发明的新兴播种工具是( )、犁壁、筒车 、耧车 、水排、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 )、五铢钱 、圆形方孔半两钱、铲形和币 、刀形币、我国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7、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鼓风冶铁工具 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8、我国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 C、汉代 D、魏晋9、汉朝时实行的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C、统一度量衡、货币 D、大力兴修水利10、与两汉时期人称东、西二京相对应的两个城市分别是的( )A、西安、洛阳 B、长安、洛阳C、洛阳、西安 D、洛阳、长安围绕课堂需要的相关资料:课本、伴你学习中国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