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33225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公园生态绩效考核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前言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地球之肾”,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其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湿地保护与利用模式之一,湿地公园的建立能否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出效率是衡量这一模式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绩效是其提供的功能、用途和属性的总称,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湿地公园规模大小、作用性质及其所处的人类社会经济环境。本文对湿地公园的综合绩效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通过分类研究,总结归纳的方法,为采用PPP模式建设湿地公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同时提出了湿地公园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和市场化投资回报机制,积极探索了第

2、三方付费的模式,为PPP模式建设湿地公园提供了有效的投资回报途径,减轻了财政负担。二、国内外湿地公园绩效评价现状(一)国外研究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系统能量分析先驱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能值分析,可以把各种形式的能量以及经济指标转换为统一标准的能值加以比较和研究,这就可以把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定量分析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有助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值分析原理与评价方法相关研究认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求其具有足够的能值贮存、反馈和大的能值产出,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

3、分为经济收入和没有用于交换的能值产出(即在系统中循环,并增加系统的能值贮存) ,以基础能值改变和净经济效益可评判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十几年来,美国在湿地公园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给指标赋值的方法。该方法对每一个指标赋值,然后计算总分值,根据每个湿地的最后得分对其做出健康诊断。通常的办法是将评价问题的答案分成几个等级,然后给每一等级赋一个分值。例如,评价一个湿地周边平均缓冲区可以将其宽度分为几个等级,如“窄”(1025m),“中”(2575m)或“宽”(大于75m)。(二)国内进展江苏省曾对太湖水污染治理第一、二期专项资金安排的12个湿地项目开展过绩效评估,评估方式为自评

4、。评估指标主要包括COD削减量、氨氮削减量、总磷削减量、总氮削减量等。其中无锡环太湖(月亮湾-大溪港)湿地恢复工程评价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而其他项目的绩效评估均着眼于工程完工情况和环境指标。武汉的湿地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完善,包含了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其中,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包括湿地总面积年变化率、森林覆盖率、生物种数等;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包括社会经济增长率、渔业上交税金、财政收入增长率等;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吸引游客人数、文化教育事业支出、公众对湿地保护利用工作的满意度等,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分析。三、湿地公园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绩效评估体系包含生

5、态、环境、经济、社会、技术5个要素是较为全面的。各项要素又包含了众多需要评估的因子,本研究参考了大量的湿地监测文献,根据大部分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因子的评估必要性和评估成本,确定了未来绩效评估中建议评估的因子。 (一)生态要素评价指标湿地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善区域生态景观、调节小气候,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建议设立如下的生态评价指标:湿地增长面积、湿地植物增加量、湿地植物覆盖率、存活率、合格率。包括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净化污水、固定C和释放O2、固定营养元素、调节小气候、保护土壤肥力、生物栖息地等功能在内,这些功能虽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却间接地保

6、证了湖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二)环境要素评价指标湿地公园最为首要和急迫的目的是净化环境,其中以净化水体为甚。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植物复合系统能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转化来实现对水中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从而具有水体净化能力。因而湿地生态系统也被认为是地球的“肾脏”。建议对以下环境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溶解氧,BOD5,CODCr,透明度,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杆菌,硫化物,叶绿素a。(三)经济要素评价指标湿地公园建成后,其农副产品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有些湿地公园能促进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评估工作也应评价这些产业

7、带来的收益,如:渔业产值、农副产品资源化、旅游业收入、房地产增加值、提供土地资源水供给功能、提供砂石矿产功能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直接给人们带来经济价值。 (四)社会要素评价指标湿地公园建设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周边的旅游产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游客增加量和资源满足程度可以作为社会方面的评价指标。同时,湿地公园的社会功能还包括由湿地资源、环境及湖区历史等产生的效应和价值,包括航运功能、科研教育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历史文化功能、美学价值等,这些功能也间接地带来经济价值。(五)技术要素评价指标为了在对湿地公园建设进行整体评价时全面考虑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综合各方面效益,建议用污染物综合去除率(由环境方面

8、的指标计算得出)和湿地环境综合达标率(包括生态、环境、社会三方面)。四、湿地公园绩效评价具体方法 (一)湿地公园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湿地公园服务价值多样,为便于计算,可将其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和非使用价值3类,每类又包含若干具体功能产生的价值。直接经济价值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计,间接经济价值主要是指无法直接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指人们为了将来能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二)湿地公园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湿地公园服务功能效益不同,其评估技术的方法也不一样,某种湿地公园效益可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而同一

9、评估方法也可对多个湿地公园效益适用。对于湿地公园效益的选取,应选择效益最突出的类型,而对于评估方法的选取,应视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来决定。基于以上原则,湿地公园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方法如表1所示。表1 湿地公园服务功能价值的类型及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价值类型直接经济价值水资源价值生物资源价值土地资源价值科考旅游价值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间接经济价值涵养水源价值调节气候价值调蓄洪水价值净化水质价值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工程法非使用价值生物栖息地价值机会成本法(三)价值评估1.水资源价值一般来说湿地公园是当地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灌溉着周边地区的农

10、田,其良好的水质对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部分湿地公园水资源特别是农业用水目前还处于无偿使用状态,因此,拟采用目前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单位平均价格0.1元/m3,作为湿地公园水资源的单位价格,从而计算出湿地公园水资源的经济价值。2.生物资源价值某些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产品经过市场交换可以计算出其总量与收益,某些动植物产品虽然没有市场交换,但它们有市场价格,因而可以按市场价格来确定它们的经济价值,也是当前人们普遍概念上的生物资源价值。其计算方法可用公式表述如下:V=Si*Yi*Pi。式中:V表示物质产品价值;Si表示第i类物质生产面积;Yi表示第i类物质单产;Pi表

11、示第i类物质市场价格。大部分湿地公园其资源经济价值以水产资源为主。湿地公园水产品的价值量,为方便统计与计算,以鱼类资源为主,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3.土地资源价值土地资源因其所在位置、环境条件和用途的不同,价格相差较大。湿地公园所处位置一般为农业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在分析计算洲滩作为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时是作为农业用地的范畴来考虑的。4.科考旅游价值科考旅游价值的计算采用旅行费用法来进行计算,用以下公式:L=li*Bi,式中L为科考旅游价值量,li为单位湿地科考旅游效益,Bi为湿地科考旅游的面积(hm2)。参照洪湖湿地旅游和科考接待人数,以及其单位个体的旅行费用和为保护湿地资源所投入的科研经费

12、,其单位面积费用与我国单位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的科考旅游效益382元/hm2和Costanza等人对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科考旅游的功能价值861美元/hm2(以1美元兑换人民币7.00元计)的平均值3204.5元/hm2,将其作为湿地科考旅游的单位价值。5.涵养水源价值湿地公园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洪水储存库,可以储蓄洪水,其涵养水源功能还表现在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延长径流的时间,在枯水时补充河流的水量,增加水分下渗土壤等。采用影子工程法计算水价,按照19972002年全国水库建设投资的平均价格计算,每建设1m3水库库容,需投入成本0.67元,可得出湿地公园的涵养水源价值。6.调蓄洪水价值大部分湿地公园承担着

13、湿地中下游地区汛期蓄洪、冬春灌溉以及周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任务。根据湿地公园内的湿地区域不同水位下的蓄水湖容积和淹没面积的数据,在相关平台上建立模型模拟洪湖水位与蓄水容量的关系,按影子工程法单位库容造价0.67元/m3,可以计算出湿地公园调蓄洪水的价值。7.调节气候价值湿地公园调节气候价值包括湿地固定CO2的价值和释放O2的价值。湿地等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交换CO2和O2,从而对维持大气中的CO2和O2的动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可知植物每生产162g干物质可吸收264g CO2,即每生产1g干物

14、质,需要1.62g CO2,释放1.2g O2。则年固定CO2量=年植物生物量*1.62,释放O2量=植物生物量*1.2。一般湿地公园湖区植物干湿比以1:20为标准计算。采用造林成本法进行计算,根据单位面积植物碳素的净生长量和造林成本以及湿地植物面积总数,三者乘积计算湿地植物固碳价值,我国造林成本为260.9元/t。我国目前工业氧的现价为400元/t。8.净化水质价值湿地公园净化水质功能以净化TN、TP含量为主。净化水质的价值利用影子工程法进行计算,如表2所示:表2 湖泊湿地公园去除污染物的比例污染物种类去除率/%用工业方法去除费用/元*tTN35.52.66*104TP24.455.8*10

15、49.生物栖息地价值湿地公园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功能即遗产价值的评估,属于非使用价值。用以下公式计算:X=A*S,X代表生物多样性价值(元),A代表单位面积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元/m2),S代表湿地面积(m2)。按Costanza等人对全球湿地避难所功能价值的估计,约304美元/hm2作为洪湖湿地生物栖息地价值的估算标准,按人民币兑美元7:1换算即为2128元/hm2。10.碳汇价值固定并储存大气温室气体是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既可以通过工业手段,也可以利用生物固碳功能来实现。但从中国目前的科技与生产发展水平来看,通过工业手段成本高、难度大。利用生物固碳功能,通过实施生物碳汇扩增战

16、略来实现生物减排增汇较为必要。目前可实施生物碳汇扩增的领域包括:海洋、林业、农业、草业、湿地和土地利用。其中,湿地的碳汇能力在全球仅次于海洋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仅次于森林的重要碳汇之一。一方面,湿地碳汇是CO2的汇,即通过湿地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有机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腐殖化作用和泥炭化作用形成腐殖质和泥炭,储存在湿地土壤中。另一方面,湿地也是温室气体的源,土壤中的有机质经微生物矿化分解产生的CO2 和在厌氧环境下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CH4,都被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因此,实施生物碳汇扩增对中国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五、湿地公园市场化投资回报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