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33118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 1本卷总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根据根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下面单位均用国际单位制的符号表示,它们对应的物理量是标量的是Akgm/s2Bkgm/sCVCDNs2在物理学开展的过程中,

2、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 位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奉献的表达中,正确的说法是 A麦克斯韦理论预言了电磁波,且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质子 C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放射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 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所以氢原子的能量减小D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4一航天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

3、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外表 成一倾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说 法正确的选项是 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 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D探测器获得动力的原因是受到了喷出的气流的反作用力,气流来自探测器吸入的大气5关于放射性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铀 238 会衰变为钍 234,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1发4生了衰变B 射线一般伴随着 或 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 能力最弱C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

4、7D发生 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 4 个6给出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 1 中,发生了光电效应,如果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那么验电器的指 针张角会变小B图 2 中,闭合电键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C图 3 中,从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中可以看出,光的频率关系是:v 甲 v 乙 v 丙D图 4 中,由图象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E 或 hc,且不同金属的图线是平行的7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从开始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t,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H, 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F,那么在时间 t 内()A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等

5、于 FH B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C物体动量的改变量小于抛出时的动量 D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比下降过程中的冲量小8如下图,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 a 为 30。一束光 线垂直于 ab 面射入棱镜,又从 ac 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 间的夹角为 30,那么此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A3B1.5C2D339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 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 P、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 过 P、Q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 五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 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 该原子核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6、) A可能在区域 B一定在区域 C可能在、区域D一定在区域第 8 题图第 9 题图10如下图, S1、S2 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 1、2,且 12,图示时刻 a 点为两列波 的波峰与波峰相遇,那么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a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Ba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因为 12,所以 a 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Da 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第 10 题图11如下图,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B 两球在相向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分别是pA=5kgm/s,pB=8kgm/s,然后发生正碰,规定向右为正方向,那么碰后两球的

7、动量增量可 能分别为ApA=4kgm/s,pB=4kgm/s BpA=4kgm/s,pB=4kgm/s CpA=5kgm/s,pB=5kgm/s DpA=12kgm/s,pB=12kgm/sAB第 11 题图12如下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 简 谐 运 动 。 以 竖 直 向 上 为 正 方 向 , 物 块 做 简 谐 运 动 的 表 达 式 为 y=0.1sin5t(m)。t=0 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 h 高处自由落下,t=0.3 s 时, 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空气阻力不计,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h=0.35

8、m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 0.2 sC0.3 s 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 0.1 mDt=0.35 s 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第 12 题图二、不定项选择题(此题共 4 小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不选全得 2 分,有选错得 0 分13如下图的 LC 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流 i 的方向指向 A 板,且正在增大,电路电 阻忽略不计,那么此时( )A线圈 L 两端电压在减小BA 板带正电C电容器 C 正在充电D假设只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那么振荡频率变大第 13 题图14利用薄膜干预的原理可以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和制成镜

9、头增透膜。图 1 中,让单色光从上 方射入,这时从上方看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 1 中将薄片向着劈尖方向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B图 1 中将样板微微平行上移,条纹疏密不变C在图 1 中如果看到的条纹如图 2 所示,说明被检平面在此处是凹下D图 3 中镀了增透膜的镜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那是增透了这种颜色的光的缘故15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深 h 处有一个点光源 s,它发出两种不同颜色的 a 光和 b光,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有光线射出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 a、b 两种光所构成的 复色光圆形区域,,周围为环状区域,且为 a 光的颜色(见图乙),设 a 光的折射率

10、为 na,b 光的折射率为 nb,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水中,a 光的波长比 b 光大 B水对 a 光的折射率比 b 光大 C在水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小p h2D复色光圆形区域的面积为 S=bn 2 1第 15 题图16如下图,两种不同材料的弹性细绳在 O 处连接,P、O 和 Q 是该绳上的三个点,OP 间距离为 5 m,OQ 间距离为 6m,t0 时刻 O 点开始向上振动,这样形成以 O 点为波源 的向左和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和。观察发现 t8s 时,P 第三次到波谷,此时 O 点处在 平衡位置并向上振动,OP 间还有一个波峰;且还发现波源处的一个波峰经 3.5s 传到 Q

11、点,那么( ) A波的波长为 4 mBQ 点的振动周期为 2.5sCt3.5s 时,Q 点恰好处于波峰D当 Q 点处于波峰时,P 点一定处于波谷非选择题局部三、非选择题此题共 6 小题,共 48 分176 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应适当长些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D用秒表测量周期时,应取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POQ第 16 题图第 17 题图2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 40 次所用的时间如下图,秒表读数为 s;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周期 T 和摆长 L,通过估算猜测两者关系,并用图象方 法判断猜测是否

12、正确。以 T2 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 T2L 图象,发现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从而确定了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有同学还利用这图线求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如果甲同学的 L 是摆线长加小球的直径,其他做法无误,那他通过图线得到的 g 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因计数问题每次将实际 39次全振动记成 40 次,算得周期,其他做法无误,那他通过图线得到的 g 值 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185 分在“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探究 A、B 两球在碰撞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实验装置和具体做 法如下:图中 PQ

13、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将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释放,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 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将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释放,和 B球碰撞后,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并画出实 验中 A、B 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 F、E 点是 A 碰 B 球前后的平均落点,J 是 B 球 的平均落点,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依据上述实验装置和做法,答复下面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 m1、m2 应满足 m1 m2填写“、

14、“=或“;(2)现有以下器材,为完本钱实验,必需的是 ;A秒表 B刻度尺C天平D学生电源(3)如果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图中各点间的距离, 那么以下式子正确的选项是 。AmA𝑂+mA𝑂=mB𝑂𝐽BmA𝑂=mA𝑂-mB𝑂𝐽CmA𝑂=mA𝑂+mB𝑂𝐽DmA𝑂=mA𝑂+mB𝑂𝐽第 18 题图196 分在“用双缝干预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将双缝干预实验仪器按要拨杆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 d=0.25mm 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单缝与双 缝之间的距离为 5.00cm,光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 L=60.00cm。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第 19 题图甲1在图甲中,要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干预条纹更加清晰明亮,以下操作最合理的 是 ;A移动光源B转动双缝C调节拨杆D转动遮光筒2假设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3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 1 次看到的干预条纹如图乙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