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2013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光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无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32993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2013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光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2013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光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2013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光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2013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光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无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光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无答案)【典型例题精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例题1】如图1所示的是老太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境,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1)老太爷说:为了便于观察,这个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老太爷在实验时选用的是透明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观察到所成的像不如用平面镜成像清晰,老太爷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3)老太爷说: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_; 老太爷还说: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选填“厚”或“薄”)越

2、好;(4)老太爷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选用此测量工具是为了:_;(5)老太爷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出现了蜡烛A的像,老太爷把手指放在像的“烛焰”上,手指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如果在玻璃板后放上一个不透明的挡板,老太爷将_(选填“仍能”或“不能”)再次看到玻璃板后蜡烛A的像;(6)在实验中要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7)老太爷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看起来_,(如图2所示)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

3、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8)为了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老太爷采取的是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6)相同的操作。【变式练习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陈泓宇同学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无论他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2)王嘉显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玻

4、璃板的同一侧,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李彦妮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你认为这样做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4)周嘉懿他们小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下了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3所示)你认为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_;归纳得出的实验结论:_;(5)李昕恬同学发现,杨婧一组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如图4所示)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_;说出你的理由:_;(6)陈柯羽一组的同学在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7)杨强一组的同学在实验中,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理由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