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32840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欣赏 森林水车》(人教).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赏 森林水车 教材分析森林水车是一首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曲。乐曲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活泼,深受人们喜爱。乐曲为G大调,八六拍,小行板,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写成。 教学目标1、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2、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滚动的形象。3、能分辨乐曲“引子 A B A C A 尾声”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感情, 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教学难点】分辨乐曲“引子 A B A C A 尾声”的回旋曲式结构。 课前准备 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水车的视频,引出“水车”。2、欣赏水车照片,教师简单

2、介绍水车的形状与用途: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灌溉工具。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谈话导入:据说,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有一次在乡间森林里漫步,听到水车那富有节奏的声音,触发灵感,于是谱下了一首管弦乐合奏曲森林水车。二、初听乐曲1、欣赏全曲,想一想:这首乐曲是怎样描绘水车车轮转动的?说明:乐曲描绘出了水车车轮“咕噜咕噜咕隆”转动的声音,是一首标题音乐。2、简介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森林水车与钟表店森林中的铁匠被称为世界上三首最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音乐。三、分段欣赏(1)引子 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聆

3、听并思考: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它的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音乐中出现了大自然中的哪两种声音?小结:乐曲的引子部分充满了优美、宁静的音乐情绪,旋律中出现鸟叫声和水车车轮转动的声响,让人不禁联想到安静、优美的森林早晨。复听引子部分,引导学生随音乐八六拍的韵律轻轻晃动身体。(注意:八六拍要按二拍子的韵律晃动身体)(2)“水车”主题(A) 播放“水车”主题,学生聆听并思考:音乐的主题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与引子相比,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小结:乐曲主题部分通过轻快、跳进的旋律,以及连音与顿音的结合,使人联想起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 复听“水车”

4、主题,并用“la”进行哼唱。(3)第一插部(B) 播放第一插部(B),聆听并思考: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与主题相比,节奏有何变化?小结:这段旋律是由长笛演奏的。与主题相比,节奏更加紧密,仿佛描写水车的车轮越转越快的场景。复听第一插部(B),并用“la”进行哼唱。(4)第二插部(C) 播放第二插部(C),聆听并思考:乐曲的第二插部在节奏型和力度方面都有怎样的变化?旋律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小结:第二插部的节奏型是: X X X X | X X X X X | ,这段旋律随着音乐力度的增强,音乐情绪更加热烈。 学唱第二插部(C),进一步感受水车车轮的飞速旋转以及人们欢快的情绪。方框中的音符在演唱时应具有“弹性”。四、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分辨“水车”主题出现的次数。(3次)2、复听全曲,记录乐曲的结构。(引子A B A C A尾声)简介:森林水车这首乐曲,“水车”主题(A)在引子、第一插部(B)、第二插部(C)和尾声之间重复出现,是一种回旋曲式结构。五、结课1、指导学生为“水车”主题编创律动。2、播放全曲,带领学生随“水车”主题做律动表演,插部一和插部二的旋律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在音乐尾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