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梯形》教学案例吴美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327655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梯形》教学案例吴美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班《梯形》教学案例吴美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梯形》教学案例吴美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梯形》教学案例吴美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梯形教学案例梯形一、设计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二、 活动目标: 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三:活动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四,活动过程 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

2、个主要的教学程序:复习整理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让幼儿找出图中不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我就不从概念入手,而让幼儿通过操作活 动,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1)出示梯形,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3)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

3、放,它们都是梯形。)(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提问: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3、通过再一次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1)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2)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饼干中挑选出1块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3)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

4、“请吃梯形饼干”。(教师在旁注意检验)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客人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4、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进行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