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说课稿 (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32445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课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课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课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4课说课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4课说课稿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课说课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课说课稿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课果园机器人说课稿 槐树店小学 余红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4课果园机器人。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说。一、 教材这是一篇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着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2、 交

2、流讨论,拓展想象,体现科技的神奇。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特点,本课的重点为:了解果园机器人神奇有趣的设计,引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二、 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健康的语文课堂。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情景创设法、引导法、点拨法、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以读为主线,半扶半放,先扶后放,力求在教学中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学法指导,形成

3、思路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丰富和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四、 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学中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引发对机器人世界的兴趣,在对科技的兴趣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体验。阅读时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不能以老师 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以深刻理解和体会,有所思考。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力求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四个环节)一) 创设情景,导

4、入课题电脑把我们带到了“信息高速路”,那么机器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机器人。你认识机器人吗?(播放数字教育资源库中的机器人课件)生动形象的视频把学生带到机器人的世界,体会机器人的神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现实中有没有像动画片中那样无所不能的机器人呢?咱们今天来学习果园机器人看看这些机器人能帮人们做些什么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比如,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的?机器人能干什么?二) 初读感知 鼓励学生能好学好问。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子见。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书前,让学生先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根据提示中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初

5、读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按三步进行:1、读前导读(导自学方法);2、读中导读(导自学习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3、读后导读(导自读感悟)边读边把与问题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这样做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三) 细读感悟抓重点词句,先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机器人的本领(特点)。学生从“它们能把成熟的从树上摘下来,整齐的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中感悟到机器人不但能摘果子,并进一步领会到机器人不是乱摘,他们知道摘成熟的果子,而且把果子装得很整齐,甚至比人们装得还好,更甚的是按规定运到指定的地方。要求学生把机器人的这三种本领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出来。是呀,这些机器人

6、不仅会摘果子,还会装果子、运果子,可真能干啊!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以读促悟,读出机器人的聪明能干。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觉得很有趣呢?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机器人有趣的地方。“如果没有电,他们是要罢工的。”什么叫罢工?(停止工作)那么为什么要说罢工而不直接说他们停止工作呢?(把他们当作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觉得这机器人很可爱。)是呀,这样写让人觉得这机器人像人一样很可爱很有趣,让我们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以读生情。因为电池很快就会用完的,没电了,机器人就会饿倒。他们只要吃掉地上的水果就可以干活。这种机器人的肚子里,如果装了特殊的电池,就可以把吃紧去的水果变成糖,再把

7、糖变成电。这回我请全班同学来读这个部分。让大家从这些生动有趣的句子中领悟到像人一样会吃果子的机器人是多么的有意思。这些聪明能干的机器人可真是有趣啊!可是一开始人们怎么会想到发明这些机器人呢?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请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秋天水果丰收了,果农们忙不过来,让机器人来帮忙;机器人工作需要电,可是机器人不能拖着长长的电线工作,于是就为机器人装上电池;如果用电池,电很快就会用完,那就让机器人自己充电。)现在果农们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他们就行了。我们真想说:机器人真能干、有趣,科学家真聪明。(根据板书小结。)四) 拓展学习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你知

8、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吗?(导盲机器人。)教师相机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假若你是科学家,你想发明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他们长什么样?会有哪些独特的本领呢?把自己的想法画下了或写下来。最后,把同学们设计的各类机器人与老师设计的展示一把。鼓励学生的想象力超凡,把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说给父母听听,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发明的机器人也会像我们刚才看到的机器人一样,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帮助人们解决问题。(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机器人走进各行各业,进一步完善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潜意识的懂得所有的发明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了更好造福人类,所有一切的发明会力求不断进步,不断地完善。)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