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32290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社会开展工作汇报 今后五年,又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转移,国内经济保持快速开展态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开展,为我县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岱山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量级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开展的内在动力日益增强,后发优势日渐显现,这必然为我县经济跨越式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将面临区域经济板块间更加剧烈的竞争压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更加繁重,改革创新、和谐开展的工作更加艰巨。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开展观,在加快开展中统筹兼顾,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

2、在扬长避短中争创优势,在超越自我中寻求突破,以新的作为再创新的业绩。 根据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全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为主线,以打造“富强岱山、构建“和谐岱山为主题,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海洋文化名县、海岛和谐社会为目标,着力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民众向心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开展再上新台阶,为提前根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底。 按照上述要求,结合我县“十一五规划,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开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

3、长2023%,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以上,根本到达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于打造“富强岱山,加快建立速度、质量、效益有机结合的经济开展体系。牢牢把握开展是第一要务,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攻海洋经济,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夯实经济开展根底。 加快提升产业开展层次。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围绕奉献大、就业多、效益好、污染少、关联度大、可持续开展目标,积极开展临港工业,坚持修造并举,以造为主,加

4、强配套,培育特色,促进产业集群,倾力打造全省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大力培育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传统优势工业开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开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等工程工程,探索开展大宗物资加工业。力争到2023年,全县工业产值到达250亿元以上。抓住机遇,强化管理,努力提升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海洋旅游业。坚持一手抓宣传促销,一手抓景点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蓬莱仙岛。浙江岱山整体形

5、象宣传工作,提高岱山知名度;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海景房产、海洋文化、海岛保健三篇文章,加快形成海洋文化和海岛休闲度假基地。力争到2023年,游客接待量到达230万人次以上。大力开展港口物流业。按照XX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积极参与洋山港和宁波。xx港一体化建设,引进建设矿砂、原油等大宗物资中转工程,使衢山港区成为水水中转港;完善高亭港区物流配套效劳体系,使其成为支撑本岛工业开展的工业港。加快开展航运业,着力改善运力结构,拓展江海联运、二程航运,努力建成一支配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宁波。xx港口一体化和岱山港口开发的地方运输船队。到2023年,全县海运运力达50万吨以

6、上。稳步开展现代渔农业。建设完成高亭、长涂、衢山三大渔港,大力开展渔港经济。优化海洋捕捞结构,提高捕捞经济效益。建立完善养殖效劳保障体系,推进养殖产业化。开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特色产品,加快建设高效经济林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初步构架起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模式。打响岱盐品牌,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精细盐生产加工基地。 加快促进投资、出口和消费增长。高度重视投资拉动作用,加快工程推进速度。切实做好选商引资工作,注重引资质量和后续带动效应,着力引进一批大工程、好工程。广泛开展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大力开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开展加工贸易,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

7、经济开展格局。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保障。强化政府公共效劳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加强政府性投资工程管理。以改革开放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模式,处理经济社会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开展中介机构。创新管理方式,研究探索社会事业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管理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模式,为经济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着力于构建“和谐岱山,努力促成社会事业与经济开展有机结合的和谐开展格局。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全力打造海洋文化名县,加快开展科教卫生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和

8、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力弘扬海洋文化。以海洋文化节庆、海洋系列博物馆和海洋文化精品为支撑,着力推进海洋文化名县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现有博物馆的经营和管理,培育一批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区块。重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以渔歌、渔民画等海洋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精品建设,积极实施以“一馆一站和“一场一馆一池为重点的文体根底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城乡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积极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努力打造海洋科技创XX县区域。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根底教育开展,促进

9、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建成全市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实施“卫生强县战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逐步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效劳体系,不断缓解渔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建立健全以大病医疗统筹为根底的新型渔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为目标的新型卫生效劳体系。加强方案生育效劳网络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继续加强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健全就业效劳和培训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新型渔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保基金管理

10、,确保运行平安。重视危房改造和廉租房工作,继续开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重视“平安岱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和基层管理效劳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并妥善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突发公共平安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尤其是加强公共卫生、食品药品、海洋污染、气象、火灾、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防,切实抓好平安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 三、着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有机结合的城乡和谐开展局面。注重城乡协调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走以工促农

11、、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路子。 加大新渔农村建设力度。加快渔农产业体制创新,以可持续开展理念谋划和管理渔农业。积极探索渔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造途径,不断增加渔农村集体经济开展活力。扶持和开展休闲渔农业、绿色生态工程和家庭工业等富民产业,建立健全渔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努力增加渔农民收入。加强对渔农民的就业培训,积极引导渔农民转产转业。加快做好拆迁征地等工程前期工作,以工程落户带动渔农村经济开展。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继续推进乡村道路改造、生态河道整治、渔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加快渔农村根底设施与城镇对接,着力优化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财政对渔农村经济开展的支持,完善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行政

12、策性农业保险。拓宽社会参与渔农村建设途径,吸引更多大学生到渔农村工作。加快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强化城镇辐射功能。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积极拓展城市开展空间。加快XX县区建设步伐,推进旧城改造,增强县城产业开展功能。加大县城管理力度,提升县城品位,建设富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加快建设衢山新城,推进长涂、秀山小城镇建设步伐。争取到2023年,全县城镇化水平到达63%。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工程,逐步改善小岛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城镇化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城镇开展带动渔农村开展,加速推进本岛城乡一体化、主要大岛城镇化。 四、着力

13、于可持续开展,根本形成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和谐开展路子。注重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资源,切实保护自然环境,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努力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推进“一桥四环工程,增开客运线路,增加班次密度,主动承接xx连岛工程建设效应,提高与长三角大中城市的交通便捷度。坚持蓄水、造水、治水、引水、节水并重,高效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挖掘境内水源,推进海水淡化和大陆引水工程。抓好一批电力设施建设工程,继续引进风电工程。盘活土地存量,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严格按行业准入和双控指标集约利用土地,依靠滩涂围垦和盐田废转,做好土地增量文章。围绕岱山产业

14、开展,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支撑。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开展人才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市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才、用才气氛。 扎实推进生态县建设。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根底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争取到2023年前,根本到达生态县建设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排放动态申报制度,从严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强XX县区环境卫生管理和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治理渔农村面源污染,抓好水土保持工作。科学编制绿化规划,合理配置各类绿化资源,分步骤、分区域组织实施生态廊道、城镇景观林带、生物防火林带、沿海防护林、库区多功能生态林、宕口复绿等六大工程,形成完整的城乡一体化绿化体系。继续抓好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切实推进海岛绿化工程。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