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32231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化学精品资料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山东 尹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导学号69290621】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沪8-6)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D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2. 【导学号6929062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 ,红磷着火点是240 ;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

2、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既供热又使白磷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3. 【导学号6929062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提示:雪碧中除含碳酸外,还含有柠檬酸等酸性物质,且受热时不易分解)( )(沪5-8)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变红后颜色不再变化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4. 【导学号69290624】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 (沪8-13)

3、A.分别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测定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5. 【导学号69290625】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 火柴梗的着火点高C. 火柴梗的着火点低 D. 火柴梗接触的氧气少6. 【导学号69290626】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立即燃烧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发出白光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7. 【导学号69290627】 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沪8-9) A二氧

4、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8. 【导学号69290628】在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B)9. 【导学号69290629】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10. 【导学号69290630】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

5、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B.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 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 11. 【导学号69290631】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12. 【导学号69290632】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

6、种产品13. 【导学号69290633】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D)14. 【导学号6929063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 B. C. D. 15. 【导学号69290635】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

7、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可收集到一瓶CO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0分)16. 【导学号69290636】(4分)灭火时常采取A、B、C三种措施,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措施的标号填在括号内: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2)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燃着的可燃物 ( )(3)将沙土铺在燃着的化学药品上 ( )(4)炒锅内油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 )17. 【导学号69290637】(8分)发展生态循

8、环农业,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猪沼果”是综合利用猪的粪便发酵的产物,如沼气、沼渣。 (1)猪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属于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燃烧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是将化学能分别转化为_能和_能。 (3)清洗沼气池时,要注意避免明火,否则容易发生_事故。18. 【导学号69290638】(6分)写出右图煤炉里燃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2)_。(3)_。19. 【导学号69290639】(6分)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右图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

9、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2)下列情况下,可能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填序号)。金属筒不加盖时 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写出一种即可)。20. 【导学号69290640】(8分)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_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 _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21. 【导学号69290641】(12分

10、)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一种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2. 【导学号69290642】(6分)右图是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自然界中二氧化碳(CO2)的来源途径有_(任写一点)。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任写一点)。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

11、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3. 【导学号69290643】(10分)A、B、C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氧气耗尽 温度降低 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导学号69290644】(10分)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0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1)写

12、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_,B是_。(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说明气密性良好。(3)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填序号)。 酒精灯 铁架台 坩埚钳 试管夹 (参考答案见答案页)“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提示:红磷是可燃物,没有燃烧是因为环境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B 4.C (提示: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氢气不反应,氧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没有现象,二氧化碳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不能鉴别。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比较复杂;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氢气燃烧,在氧气瓶口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瓶口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氢气和氧气都不溶于水,不能鉴别。) 5.A 6.A (提示:煤油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火焰并冒黑烟,A正确;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时,不会立刻燃烧,因为湿棉花球上面的水分不断蒸发带走热量,使棉花球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低于棉花的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B错;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火星四射,C错;甲烷与空气混合,只有在其爆炸极限内,遇到明火才可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