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321898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成Mg(OH)2,试剂可选择石灰乳B加入试剂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C加入试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2、H+H+=H2OD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得到48gMg,共转移4mol电子2、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3、据报道,2012年俄罗斯科学家再次合成117号元素。本次实验生成了6个新原子,其中5个,1个。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元素X的两种不同核素 B电子数相差1C中子数分别为176和177 D它们互为同位素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能混溶的是A植物油和乙醇 B苯和水C酒精和水 D汽油和煤油5、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Al粉后产生的溶液中:、B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C酸性溶液中:、D澄清溶液中:、

3、6、常温常压下,下列有机物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甲烷B乙烯C一氯甲烷D乙酸7、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1molH2O时会放出57.3kJ的热量B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在500、MPa下,将0.5 mol N2和l.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 kJmol-1D甲烷的燃烧热(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

4、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g) H=-890.3 kJmol-18、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D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9、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

5、4e=2CO3210、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 B C D11、下列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HFHCIHBrHIB稳定性:HFHClHBrBr2I2F2D密度:F2Cl2Br2” “”或者“=”)。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方法是_。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所形成含氧酸的酸性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E.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5)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元素N、C、Si非金属性强弱。实验装置如图:溶液a为_溶

6、液、溶液b为_溶液(均写化学式)。溶液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经验证,N、C、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为_。25、(12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装置未画出)为气体发生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1)若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_(填选项序号)。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2)装置B的作用是_。(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该装置存在的主要

7、缺陷是_。(5)下图所示的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图中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_。(6)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填字母)中的_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7)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化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U型管中加入试剂是_。26、(10分)如图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少量无水乙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乙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回答:(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_,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3)试管甲中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