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三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2017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三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第三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第三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第三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三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三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科 六 年级电子教案主备人 陈丹燕 旁注人 陈丹燕 课题第三课:多彩的乡音(七)备课者陈丹燕课型新授课, 歌曲课,综合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一:学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能正确比较和发现这两首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愿意创编动作参与歌曲拥军秧歌的演唱与表现,能与他人合作用问答式演唱黄河船夫曲,能独立自信的演唱其中一首歌曲。二:在本课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民歌、民乐的兴趣,能有角色感地参与东北民歌新货郎和河北民歌回娘家的欣赏活动。三:通过欣赏笛子独奏曲草原巡逻兵、笙独奏曲空山鸟语和管子独奏曲江河水,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中笛子、笙、管子的音

2、色特点,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音色和名称。四:学唱甘肃民歌刮地风和山西民歌交城会,能用语言表达对这两首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1.2.3.5.6五个音哼唱成短曲。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会歌曲拥军秧歌和黄河船夫曲,演奏乐器的分辨。难点: “十字步”的教学,演奏乐器的分辨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环节旁注一:播放录音1提问:(1)这段音乐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生(答)(2)人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学生回答:扭秧歌。师:你们会扭秧歌吗?想不想学一下?下面咱们 来听着试着扭一扭好不好?(3):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起源于生产劳动,后逐渐流传开来。它一般在举行庆典活动或盛大集

3、会时表演,通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陕北民歌拥军秧歌三教授新课:(听歌曲,说感受)1,初听音乐,问这首歌词的内容是怎样的?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教师点评2.复听音乐,用高兴的激动的心情来学唱。问:为了表现人们当时的心情歌曲中加入了哪些打击乐器?下面我们再听一遍.生(答)3在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介绍歌曲创作的小故事,加深学习的兴趣。四: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陕北民歌,同学们又唱又跳也有点累了下面就让我们轻松一下,欣赏一首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老师或学生(提前布置任务)介绍西部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黄河两

4、岸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黄河上的船夫与当地民歌音乐之间的联系,为更好的学习西部歌曲打下基础。提问: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力度,以及节奏和旋律与拥军秧歌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学唱歌曲,合作表演。由于歌曲节奏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歌中(略)复重了五次,而且歌词简单易记,所以可让学生用听法学会此歌曲,老师指导学生唱最后一句和中间有下滑音的地方,注意引导唱出陕西民歌粗犷、高亢的韵味,如能加入陕西方言(如“我”用拼音的e)来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地道,更能体现陕西民歌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增添课堂活跃的气氛。歌曲学会后进行合作表演,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以一问

5、一答得形式进行演唱。3对比拓展,把握风格。把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两首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歌曲名称地区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拥军秧歌陕北黄河船夫曲陕西第二课时:1听歌曲新货郎感受东北民歌风格,首先让学生完整的听一遍,初步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由于此歌歌词较长,演唱速度较快,且带有浓厚的东北方言,学生不易听出歌曲中的歌词内容,因此欣赏时让学生看着歌词欣赏,加深领会歌词含义,感受东北民歌特有的音乐风格,在听时,让学生听出速度变化部分,说出此段音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用笔画出锣鼓伴奏的地方,那些歌词内容反映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说说新货郎的心情,谈谈听后感想,老师利用小

6、结介绍作者,演唱者郭颂,并简单说说此歌的创作背景。2听歌曲,回娘家了解河北民歌特点,初听河北民歌回娘家时,听出歌词内容大意,学生专心聆听,由于此歌曲内容幽默、诙谐、一般来说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老师讲河北的风土人情,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再听时要求学生听出歌曲结构、速度、情绪等。介绍河北民歌的特点,同时简介演唱者朱明瑛。3对比两首民歌,分别体验与表现两首民歌分别听两次后,学生对不同地方的民歌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对两首民歌进行对比,对比是可以从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入手(如地理位置不同、方言的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等)通过对比加深对不同地方民歌的认识。(1) 说甘肃,学民歌刮地风(2) 说山西,学民歌交

7、城会(3) 比较歌曲分析两首曲子的不同,如刮地风是五声音阶,而交城会是七声音阶,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地去民歌的不同特点。4聆听乐曲,感受音色初听笛子独奏的草原巡逻兵时,要求学生要静听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感受演奏乐器的音色,因为此曲是标题性乐曲,听完后可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感想。5认识笛子,了解结构6分段欣赏,理解曲意此环节为主要部分,要求学生听出雄壮的军号声、富有内蒙民歌风的旋律、内蒙民歌“长调”特点的旋律,战马嘶鸣声和战马驰骋的节奏,让学生讲出每段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7聆听歌曲,认识乐器。(1) 首听凤凰展翅以及百鸟朝凤时能聆听出凤凰姿态万千的舞蹈形象(如翩翩起舞、展翅飞翔、抖动羽毛等等)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表示凤凰的各种姿态,谈谈听后感。认识此乐器的构造,演奏方式和音色等等。同时介绍曲作者胡天泉,董洪德。(2) 欣赏管子独奏江河水介绍管子结构及音色特点。8小结,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地方的民歌,感受不同的气氛,认识了不同的乐器并且能够分辨出各种乐器的演奏,增添了音乐的强烈的生活气息,形象表现了欢腾跳跃的秧歌舞蹈,锣鼓震天,唢呐声声的边区人民拥军的热烈场面,让学生们热爱热爱祖国的山河.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