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31979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厂节能检查管理办法 为实现公司最低成本的管理理念,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各种能源消耗控制。 公司节能考核种类: 2.1电力生产用电,办公用电,施工用电 2.2冷/热、循环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 2.3蒸汽生产用汽,取暖用汽 2.6生产过程中的跑料、冒料 无泄漏、无长明灯、无人空调、电扇 、无空载设备、长流水、无跑料、冒料。 4.1技术部为公司能源管理考核执行部门。 4.2负责组织对公司能源利用状况(水、电、汽、气)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4.3.1各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节能管理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下设节能员负责监督检查

2、本单位能源使用状况。对能源浪费及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及时进行改正整改处理。 4.3.2各单位依据本办法,并结合本单位具体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源管理技术措施,上报技术部备案。 4.3.3各单位节能员负责本单位能源消耗统计,并按旬度对本单位色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对超常状况要拿出具体整改处理方案。 5.1各单位在制定能源管理技术措施时应结合实际认真编写,便于操作。 5.2 强化岗位操作,杜绝跑冒滴漏。 5.3强化节能培训,提升员工的节能意识。 5.4各单位建立系统详尽的激励机制,通过组织节能活动、节能意识培训和能源绩效考核等形式,改正员工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提升员工的节能意识,将节能工作落实到生

3、产管理和日常操作中。 5.5提升员工意识在能源控制中的意义: 空调 制热/ 制冷, 通风 照明公共设施办公室及车间,电力照明的管理应由责任单位安排责任到人。杜绝长明灯。 合理用水热水/ 冷水/循环水 合理使用公用工程除盐水,低温水,压缩空气,蒸汽等 保持按工艺指导操作,消除流程中的跑料、冒料现象。 5.5各单位节能员应不定时对跑、冒、滴、漏现象进行检查,并拿出处罚整改防范措施。 5.6开展节约能源合理化建议活动。 6.1合理用电: 6.1.1 电力是生产的主要能源,各单位要做到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6.1.2凡使用电炉的地方要经安环部同意,否则一律没收。 6.1.3各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拉电闸

4、,做到四不点即光线好不点,大灯泡不点,无人灯不点,长明灯不点。 6.1.4禁止无故空开设备。 6.1.4厂区照明按国家照明标准,尽量采纳新光源。办公室单灯照明60W以下,车间严禁使用500W以上的白炽灯泡。 6.1.5电气值班员要控制用电负荷,在同意范围内使用,遇有超负荷状况有权采用措施,保证变压器安全,并及时向总调报告。 6.1.6施工单位用电要申报机动部,加装电度表。 6.1.7不得未经电气车间许可,私拉电源使用。 6.2.1对施工用水要装水表考核,发现浪费行为马上制止。 6.2.2车间要勤查漏水地点,杜绝长流水现象。 6.2.3防止机封水等循环用水漏水,禁止非生产用水进流程。 6.2.4

5、未经总调许可,不得在生产管道、消防水管道上私自开口接管。 6.2.5禁止向地面、路面及非生产区域地坪上直接排水。 6.3.1杜绝漏气现象。 6.3.2施工单位未办理相关手续,不得用气。 6.3.3未经总调许可不得私自用气。 6.3.4蒸汽的疏放水不得直接排入地面。 6.4.1无漏风现象。 6.4.2未经许可不得私用风。 6.4.3压缩空气气包排水,不得直接排入地面。 6.4.4仪表风不得用于非仪表专业。 6.4.5用气须向总调申请,同时上报将用气时间及用气量。 煤气要按要求进行疏水,疏水不得排入地面。 7奖励与处罚 7.1技术部和相关部门执行月检查对综合能耗节约的单位以及工作特别的个人进行奖励。奖励金额在200元-500元。 7.2对在节能方面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取得成效的个人,公司按合理化建议规定给予奖励。 7.3节能检查的处罚按节能检查扣发暂行规定执行。 8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 9本办法解释权归技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