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1898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公开课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课标的制定和新教材的逐步推行,各地出现了许多与此相关的公开课,对这些旨在示范、指导的公开课,笔者想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自主合作探究” 公开课似乎都离不开讨论,动辄讨论,似乎只要讨论就是最好的。其实,认真思考,这似乎只是为迎合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讨论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一种转变,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应该是,这些问题是否值得讨论,是否有力度,否则换来的结果还不如老师的讲解,因为如果你的问题没有力度,学生随便说几句一下子就完了,就说别的事去了,而且讨论来讨论去,也就只那么一两个学生在说,其他的基本上不发表意见,这样讨论是“自主合作探究”吗。如果你

2、的问题有力度,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愿望,学生的讨论会十分热烈。因此,并不是一节课中弄几次讨论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标签式的或形式上的改变并不是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质。 二、关于“联系生活学语文” 现在的公开课似乎都很注重课堂气氛,因此都很热闹,很花哨,但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你的感觉是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再一想,学生从头到尾似乎没怎么翻书,那么,学生那么热闹在做什么。十有八九在“联系生活”。当然,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联系生活学语文,这绝对没有错。但放开文本,或者只给很短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这绝对是错误的。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用三分钟时间读完课文”、“用五分钟时间速读课文”

3、,然后教师急急忙忙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很少翻书或者不用翻书,学生的书本非常干净。新课标当然不提倡那种烦琐的分析,但绝对不是抛弃分析,恰恰相反,阅读中,适当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也符合人们对文本的一般认知规律:先整体感知,然后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读者开始对文本的情感、主旨等方面的整体感知只有重新回到文本中去,才能印证自己的感知是否正确,因为开始的初步的感知有可能是错误或者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整体感知就抛弃分析,这样抛弃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丢弃了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语文课上没有学到语文。 三、关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一节公开课下来,起来答问的学生总不少,即便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出现“答案是丰

4、富多彩的”情形。对于这“丰富多彩”的回答,教师常常是说:“你说的很正确”、“不错”、“嗯,好”、“非常有道理”、“这是你的发现”等等,教师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对此我不禁疑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没错,但学生的这种“体验”真的都是完全正确的吗。否定学生的回答是否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呢。我认为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或者不完全正确的回答的指导恰恰是非常“尊重”的表现。比如,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讨论这个同学的回答,反复修改,一步步直到求得正解,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体验”也会更深刻,只有深入地理解了文本本身,“体验”才会更“独特”。这是不是比那些简单地处理学生的回答更“尊重”学生呢。 课标的制定对纠正我们过去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标精神时,如果只是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那是非常肤浅的,我们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实质,从文本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课标才有可能真正落实。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