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31495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政治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学期政治学问点总结高一上学期政治学问点(一)1.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行。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没有运用价值的东西,必需没有价值。 (2)二者又是对立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需让渡运用价值给购置者。消费者购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运用价值,因此他必需付出价值给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运用价值。 2.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商品交换开展到必需阶段的产物。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别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

2、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只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根本职能。 3.正确理解纸币的概念和发行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运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发行量必需以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正比)、商品价格水平(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反比),这个关系叫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一般由国家的中心银行负责发行。国家可以确定纸币的发行量,但确定不了纸币实际代表的干脆量(纸币的实际购置实力、币值)。 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

3、观规律。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整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支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良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 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经济开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干脆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当前收入、过去收入、人们对将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价格凹凸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消费水平上升。商品的

4、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影响消费水平。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消费观念等影响消费水平。 6.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生产确定消费。生产确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缔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开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缔造新的劳动力。 7.正确相识公有制为主体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表达: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异。国有经济限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

5、。范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意义: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有,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稳固社会主义制度。 8.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开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势必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必需要生产力开展的客观规律确定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开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确定的。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开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

6、活水平。看法:毫不动摇地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国家鼓舞、支持、引导、加强效劳和监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开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全部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开展。 9.正确理解公司的经营与开展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实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公司还必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提高经营者的素养。 10.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国家:大力开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

7、根本途径。实施踊跃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构造。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劳动者: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劳动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在思想上要踊跃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同等观等多种方式就业观,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高一上学期政治学问点(二) 1.正确理解多种支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支配,还存在其他多种支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支配和按生产要素支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支配是指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本钱和税款后干脆归劳动者全部的一种支配方式。

8、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开展,还要担当经营风险。按生产要素支配是指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参与收益支配。参与收益支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健全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支配制度的意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一切劳动、学问、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缔造社会财产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势必性:与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开展水平相适应,由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确定的,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了解生产支配的种类以及

9、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支配。如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权所得利息、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支配。如土地、房屋租金或转让金。按技术要素支配。如技术入股、专利运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劳动要素支配。如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按管理要素支配。如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按信息要素支配。如供应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3.正确相识收入支配公允 收入支配公允主要是指收入支配的相对同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民的根本生活须要。公允的收入支配是社会主义支配原那么的表达,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收入支配公允的重要性: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

10、益关系,实现经济开展、社会和谐;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实现收入支配公允的措施:大力开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完善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支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酬报在初次支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当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酬报在初次支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着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支配更加留意公允是实现社会公允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国家通过税收政策等措施调整收入支配差距。 4.正确相识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

11、挥的巨大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资源促进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正确区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整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应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增发国债等。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心银行为实现必需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新代理进展调整和限制所接受的政策措施。如利率的调整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属于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协作起作用。 6.正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表现 含义不同。偷

12、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瞒、隐瞒等方式补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逼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手段不同。偷税是以欠税、隐瞒等方式躲避纳税。欠税是以拖欠的方式躲避纳税。骗税是以欺瞒方法获得税收实惠。抗税是以暴力、威逼等手段抗拒税法规定。 7.正确理解市场调整 方式:主要是通过、供求、竞争来进展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中起根底性作用。优点:市场能够刚好、灵敏地反映供求变更,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踊跃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

13、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缺点:市场调整不是万能的。市场调整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 8.了解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靠市场规那么来维护。市场规那么是以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市场道德标准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的具体规定。市场规那么包括市场准入规那么、市场竞争规那么和市场交易规那么。市场交易规那么:资源、同等、公允、恳切守信。维护市场秩序:国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规那么,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视和失信惩戒制度。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需学法、懂法、遵遵守法律律、用法,树立诚意观念,遵守市场道

14、德和市场规那么。 9.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记。以共同富有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高一上学期政治学问点(三) 1.正确区分市场调整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含义不同。自发性是生产经营者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和不正值利益导致的。生产经营者不行能完全帐号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限制经济变更的趋势,因此决策带有必需的盲目性。表现形式不同。自发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值经济行为来表现的。盲目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的。导致后果不同。自发性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盲

15、目性导致供求失衡,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奢侈,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解决手段不同。解决自发性的弊端,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解决盲目性的弊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正确相识全面小康 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气,建立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经济更加开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旺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求:增加开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开展。转变开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努力优化构造、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爱惜环境的根底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xx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实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开展根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