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期末总复习汇总第三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10547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期末总复习汇总第三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期末总复习汇总第三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期末总复习汇总第三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期末总复习汇总第三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期末总复习汇总第三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词语解释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赢得-博得;取得。举目无亲-抬头张望,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孤单,无依无靠。衣食无忧-指生活上很富裕,没什么忧虑。衣食,衣服和食物,泛指基本生活资料。百感交集-意思是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无比。潜心研究用心地研究、探索。毅然决然毫无犹豫地;坚决地。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安然长逝-平安;安安稳稳地死去。救死扶伤-救活将要死的,照顾受伤的。贫民窟指城市中贫苦人居住的地方。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歧视不平等地看待。声誉-声望名誉。满目疮痍-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看到的破烂不堪的惨状。一丝不苟

2、-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致的地方也不马虎。百废待兴-一切被废置的事业都等待着兴办。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谈何容易-说起来怎么这样容易,表示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丧心病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后盾-指背后的支持和援助力量。捐献-拿出财物献给(国家或集体)。募捐-募集捐献或物品。募集广泛征集。义举-指疏财仗势的行为。积蓄-积存的钱。题写写,书写(标题、匾额等)。端庄典雅-(举止、神情)端正庄重,优美不粗俗。富甲一方-在这一带地方最富有(的人)。甲,居第一位。腰缠万贯-腰里捆着万贯钱财,形容人极富有。贯,指一贯钱,旧时的铜

3、钱中间有一个方孔,用线穿起来,一千个为一贯。弘扬发扬光大。解囊-打开钱包。囊,口袋。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醉心-对某一件事物强烈爱好而一生专注。人格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张灯结彩-挂灯笼,结彩球、彩带。形容喜庆景象。赫赫战功-指战功显著卓越。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一表人才-形容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学问出众、气质高雅。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忠孝-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道。巾帼-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幸会-客套话,表示跟对方相会很荣幸。知晓知道。贵干敬词,问人要做什么。逊色-指不及之处。吃得消支持得住。教师

4、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从军参军。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

5、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男丁-成年男子。昼夜白天和黑夜。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晋升提高(职位、级别)。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