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30933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专项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3四、施工部署54.1施工准备54.2资源配备54.3施工进度计划6五、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65.1土方开挖顺序65.2测量放线75.3土方开挖7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0七、文明施工管理11 附表一. .12安徽合肥科技馆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安徽合肥科技馆施工图、设计说明、招标文件等。1.2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规范、验收标准,主要有:1.2.1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1.2.2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3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

2、标准1.2.4 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2.5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1.2.6 JGJT180-200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1.2.7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2.8 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3 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文件1.4施工现场岩土工程勘探地质资料二、工程概况安徽合肥科技馆实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一期循环水工程包括冷却塔、吸水池、泵房、加药间工程,冷却塔基坑尺寸为68m21m,基坑底标高-3.9m,挖土深度3.4m;吸水池基坑尺寸42m1

3、0m,基坑底标高-7.1m,挖土深度6.8m;泵房基坑尺寸为67.5m14m,基坑底标高-5.6m,挖土深度5.3m;自然地坪平均标高为732.00m,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32.3m,由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太原中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本工程位于孝义市东部梧桐镇南姚村一带,交通便利,地形简单,地势平坦,属平原地貌,基础座落在第(2-1)层粉质粘土层,场地液化等级为不液化,不考虑湿陷性。三、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3.1气象条件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9-10,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75天。年平均

4、降水量为450-500mm,年内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月最大降雨量达91.5mm。主导风向为北及西北风,8级以上的大风多出现在4月份。梧桐水系属于汾河流域,主要有孝河,曹溪河、白沟河、王马河,均为季节性河流,梧桐镇属富水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标高735770.0m。3.2地质条件 场地属于冲洪积倾斜平原地貌单元,且现场场地地形较平坦;根据地层成因及其沉积韵律各地层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描述 如下: (1)粉土(Q42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均匀,含云母、氧化物、植物根系等,同时,局部夹少量粉质粘土等,该层土无光泽,干强度底,韧性低。 (1-1)粉质粘土(Q42al+

5、pl):褐黄色,可塑,土质较纯,均匀,含云母、氧化物等,偶见零星姜石;该层土切面光滑,该层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2)粉质粘土(Q42al+pl):褐黄色,可塑,含云母、氧化物等,同时夹少量粉土;该层土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2-1)粉土(Q42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均匀,较纯,含云母、氧化物等,同时局部夹少量褐灰色粉质粘土,该层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3)粉质粘土(Q42al+pl):褐黄褐灰色,可塑,含云母、氧化物等;该层土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4)粉土(Q41al+pl):褐灰色,湿,稍密中等,含云母、

6、氧化物等,夹薄层粉细砂,同时局部含少量粉质粘土,该层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4-1)粉细砂(Q41al+pl):褐灰色,稍密中等,成分为长石、石英,砂质不纯,局部混有少许粉土、粉质粘土等。 (5)粉砂(Q41al+pl):褐灰色,稍密中等,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级配较好,充填粉土、粉质粘土等。 (6)粉质粘土(Q41al+pl):褐灰灰黑色,湿,可塑,土质较纯,均匀,含少量有机质及黄褐色锈斑等,该层土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7)细砂(Q41al+pl):褐灰色,中密,成分为长石,石英,砂质不纯,局部混有少许粉土、粉质粘土等, (8)粉质粘土(Q41al

7、+pl):褐灰灰黑色,湿,可塑,土质较纯,均匀,含少量炭质有机;该层土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3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下水位介于17.0-18.0m之间,标高介713.45714.65m之间,地下水为潜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侧向径流补给,水位随不同季节有一定变化,变化幅度为0.51.0m。四、施工部署4.1施工准备4.1.1技术准备4.1.1.1测量放线,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布设坐标控制网,引测半永久型施工水准点。4.1.1.2对场地进行自然地坪标高实测,做好记录,查看施工场地有无地下管线等工作。4.1.1.3组织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

8、会设计意图,土方开挖前绘制土方开口图。4.1.1.4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组织培训学习,进行分级交底。4.1.1.5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实施细则,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明确各自责职,确保工期。4.2资源配备4.2.1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预算工程量与工期安排,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土方开挖施工人员使用计划如下:工 种力 工电 工测量工司机合计人 数5125134.2.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1)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数量产地功率备 注1挖掘机1m322自卸汽车43装载机24潜水泵口径504水管200m4.3施工进度 1)各部位挖土工作量:序 号名 称挖土工作量(m3)备 注1冷却塔54002吸水池

9、53003泵 房6000 2)施工进度计划冷却塔基坑开挖时间5d;吸水池基坑开挖时间6d;泵房基坑开挖时间4d;五、土方开挖施工方法5.1土方开挖工艺 测量定位放灰线冷却塔吸水池泵房基槽验收5.2土方开挖平面图开挖顺序为:先开挖冷却塔工程,再开挖吸水池,最后开挖泵房基坑。5.3测量放线5.3.1测量人员认真理解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得到书面答复才可进行测量放线。5.3.2土方施工开工前,根据建筑物控制轴线,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白灰线。因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控制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机械施工活动区域以外,并砌砖(或用混凝土)保护,周围用钢管防护。开挖时,测量人员每日在挖土前检查

10、开挖线,保证作业面宽度和标高。5.3.3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坚持测量两级复核制度,测量所用仪器设备必须在有效期内,测量放线、验线要按照要求做好。5.4土方开挖5.4.1土方开挖总体安排 根据循环水各单位工程平面位置图可知冷却塔、吸水池、泵房基坑位置距离比较近,而且各单位工程基坑深度不一样,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开挖遵循以下原则:服从自上而下、先深后浅的开挖顺序,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整体大开挖,开挖土方全部运至弃土点(三期甲醇位置),基坑开挖放坡系数、开挖尺寸、开挖方向、坡道位置见土方开口图(附图一)。5.4.2边坡形式:吸水池部分开挖深度为6.6m,挖成台阶形,同时采用两级放

11、坡,一级放坡1:0.5,二级放坡1:1。5.4.3第一阶段:冷却塔基础挖土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位置。5.4.4第二阶段:吸水池、泵房土方开挖分两层开挖,挖土由南向北进行,第一层开挖深度为3m,第二层吸水池开挖深度为3.6m,泵房第二层土方开挖待待吸水池基础施工完毕后再施工。5.4.5第三阶段:泵房土方开挖,挖土由南向北进行,第二层泵房开挖深度为3.8m,由于土质较软,自卸汽车无法下坑运土,第二层挖土采用两台挖机接力挖土。5.4.6基坑处于雨季施工期间,为防止下雨对基坑造成的影响,每个基坑底部设一个1m1m1m集水坑,基坑四周挖一条300300300排水沟,坡向集水井,随时抽排

12、基底积水。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会同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单位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进行地基处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性。5.4.7挖土过程中设专人指挥,在基坑周围堆土500mm高,防止雨天雨水流入基坑,基坑外围挖好排水沟,引向厂区主排水沟,防止外来雨水进入基坑。5.4.8挖土要有专人看管指挥,随时检查开挖深度,严格控制超深开挖。开挖深度宜按设计标高预留100-200mm厚土层,留待人工清底修整确保基底土方不受扰动。5.4.9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轴线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5.4.10夜间

13、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超挖或铺填超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5.4.11基坑(槽)或管沟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相关的现场工程师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验槽工程记录。5.4.12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底土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确认;基坑开挖的深度、长度、宽度及表面平整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的要求。2) 检查点每100400m2 应取1 点,且不应少于10 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应为每20m 取1 点,每边不应少于1 点。5.4.13为保证工程

14、质量,土方工程施工应做到:、施工区域内的水准点和控制桩必须妥善保护,必要时加设护桩或用混凝土镶牢,土方开挖前,必须对控制桩进行检查,复测,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碰撞或在其上堆土。、土方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中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规程的书面和口头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如发现有违反,应立即给予纠正。、在开挖过程中,对平面位置,边坡坡度和标高等,进行测量,校核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机械挖土时,人工配合,因开挖深度不大,土方开挖一步到位,开挖时,为防止机械破坏原土,留100-200mm厚,采用人工清运。土方开挖后,及时请有关人员进行地基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工作。六、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1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6.2土方开挖前查明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上下水、电缆、燃气、排水及热力等地下管线情况,并采取措施保护其使用安全。6.3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古墓、古物等地下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识的液体、气体及异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作好现场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6.4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回复施工。6.5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