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数学广角.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0899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例数学广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例数学广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例数学广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例数学广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例数学广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例数学广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本节教学内容为数学广角中的猜一猜,即为,逻辑推理(教材100页)。逻辑推理是人们在生活和科研中常用到的方法。人们从事学习、研究、经济和法律活动都要用到推理。教材试图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课教学内容有关最简单的推理知识,让学生根据己知条件判断出结论,主要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学设计例举与反思片段一:游戏引入师:你们会玩掷硬币的游戏吗?生:玩过,就是猜一猜。师: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把硬币往上抛,然后接着,并捂在手心,最后猜猜是文字的一面还是图

2、案的一面。开始游戏,学生们兴奋极了,都很愿意参与其中,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数次这种游戏。(老师再抛一次硬币,先不开谜)师:你能确定猜到正确答案吗?生1:不太可能。生2:我们有一半的机会猜对。师:我给你一些提示:答案不是正面。生1:那就是反面了。生2:硬币只有两面,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了。师:说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猜谜游戏,看谁能在一些提示下猜出正确的谜底。反思:通过学生熟悉的掷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在有提示的前提下,如何推测出正确的答案。片段二: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有所感悟出示数学书和语文书(请一位小助手,老师和小助手每人拿一本)师:能猜到我们分别拿什么书吗?生1:不能肯定猜对。生2:老师像刚才

3、一样给提示,我就能猜到了。师:好,我的提示是,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学生一听,都举起了手,大喊:我知道了,老师请我、请我生1:老师拿语文书,某某同学拿数学书。生2:因为只有语文书和数学书,老师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就肯定是语文书了,那么这个同学拿的就是数学书。师:他说得真有道理,大家在小组里也说说理由。反思:有了前面掷硬币游戏的铺垫,孩子们已经知道了“提示”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通过提示,正确地推断出最后的结果,(展示3种课本:语文书、数学书、自然书)请二位学生上台和老师分别拿一种书。师:刚才我们只猜两种书,下面我们增加到3种。提示是:师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助手1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请猜一猜第三位学生拿

4、的是什么书?生1:是数学书。生2:现在有语文书、数学书和自然书,老师拿的是语文书,那其他的2个同学拿的就是数学书和自然书了。生3:我有补充,因为助手1说不是拿数学书,所以他就拿自然书,另一个助手拿数学书。生4:只要确定了前面两个拿什么书,就能确定第三个同学拿什么书。师:刚才我们进行了2个猜书本的游戏,老师都给出了提示,他们所给的提示有什么不一样?生1:第一个游戏只给一个提示。生2:第二个游戏给了二个提示。生3:第一个游戏只有两种书,所以只要一个提示,而第二个游戏有三种书,所以要二个提示。师:大家想得很棒,只要根据提示,通过一步一步的推断,我们就能猜到谜底。反思:老师设计了另外一种比先前的游戏难

5、度大一点的游戏,学生通过参与和借助前面得到的知识,轻易解决的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孩子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片段三: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师:大家来玩一个带帽子的游戏吧。游戏规则:(取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红、黄、蓝)请三名同学上台,大家闭上眼睛,再给每人带一顶帽子,你们睁开眼后,只能看别人的帽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自己帽子颜色。生1:我戴的是红色,因为生2和生3戴的是黄色和蓝色所以我带红色。生2:我戴的是蓝色,现在有三种颜色的帽子,其他的两个戴红色和黄色,所以我戴蓝色。生3:我戴黄色,道理和他们的一样。全体学生四人小组玩戴帽子的游戏,一人负责帮其他三人戴帽子。(轮流进行)反思:这样的游戏设计适应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并且巧妙地帮助孩子进行了简单的逻辑推理思维训练,使孩子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得到体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