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305928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第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小黑板。2、有关周恩来同志的图片,有关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二、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第一课时

2、一、了解人物,引入新课。1、出示周总理的图片或课件。(有条件可用不同时代的图片)让学生看后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让学生交流相关资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教师作补充。)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生齐读)3、提问:读课题后谁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那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生答)师板书:周恩来。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1、指名读全文,正音。2、同桌互读,并交流积累的词语。3、测读生字,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注重对后进

3、生的测读和鼓励。)4、指导书写难写的字。如:“崛”、“嚷”等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主学习。出示有要求的小黑板学习思考:(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3)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几件事?2、合作交流。(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课文。(2)同桌同学交流读文所得。3、小组交流。侧重进行自主学习思考“(3)”4、指名汇报学习和交流情况。(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试给课文分段。第一件:讲伯父嘱咐周恩来,不要到外国租界地。周恩来对此迷惑不解。第二件:讲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从而体会

4、了“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6自然段)写:少年周恩来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而感到疑惑。第二段(第79自然段)写:少年周恩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来在租界看到中国人受欺凌,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体会到伯父的话。第三段(第1016自然)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周恩来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大志。5、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并学习归纳主要内容。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有关词语。2、把课文中的三件是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学习,对周恩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文章的条理和主要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很好;但我还希望同学们回去很好地读课文,认真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所表体现的人物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