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30547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教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其中,道德品质教育包括有诸如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等品质。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前几项任务一般能被广

2、大教育工作者重视。而后几大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鉴于此,笔者谈谈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几种做法。一、严格的管理强化纪律观念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就是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准备活动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

3、应变能力。此外,体育教学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衣裤(如冬天不戴帽子、手套;夏天不穿拖鞋、凉鞋等);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影响安全的物品,(如小刀、钢笔、钥匙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做与课无关的其他活动等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是极好的德育教育形式。二、以艰苦的训练磨练顽强的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体育课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

4、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箱、双杠、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拨、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体育运动对抗性强,难免会有身体接触,甚至会出现受伤,同时体育运动时学生情感得到充分释放,一些学生会出现出口成“脏”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不管不问,而应该及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文明语言的

5、重要。体育运动必然涉及到体力消耗,具备肯吃苦的品质对于体育课,尤其是体育训练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在担任体育教学的同时,还担任校篮球队的教练任务。由于学生整体基本功不强,训练的初期我安排较多的基本功球感的训练。开始同学们练习很认真,但时间一久队员就产生厌烦的情绪,总是要求打比赛。我把这归结为队员 “不肯吃苦,怕吃苦”,不愿意持久地机械练习基本动作,对此我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并帮助他们认清只有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的观念。在这当中,我又加入了培养集体荣誉感等德育因素,使得队员们心劲陡增,练起来也更加努力了,也再没有人发牢骚了。在体育教学中教

6、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讲清道理,分析原因,使学生感到既严肃又亲切,激发学生改正错误动作的意志情感和信心。同时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善于发现先进,培养体育骨干。学生由于在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兴趣爱好、认识水平、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使学生能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氛围中形成优秀品质,并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巩固。 三、在体育游戏中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德

7、育教育,培养集体主义、同学友谊、自觉遵守纪律、勇敢、果断的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做击中目标(用球代替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又如,做头上胯下交叉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四、在体育竞技中增强科学的竞争意识 教学比赛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果断、克服困难、自制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如进行蓝球教学比赛时,安排学生裁判,学生裁判水平不高,难免出现判罚不准确的时候

8、,这时我就要求队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通过掩护、策应、传切等战术配合最后精彩得分的喜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还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五、在课程管理细节中促进良好的习惯养成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体育教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支持和推动它,使它在学校教育中有更大的作用。体育和德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但它们之间有很多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地方。体育能给德育提供理论实践的场地,德育又能指导体育促进体育的更好发展。关于二者的相互渗透课题,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真正内涵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