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304104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年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引言】党的十八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坐拥1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森林生态区,被誉为东莞“城市之肺”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樟木头镇。公园自1999年创办以来,积极创新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为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成功开创了民营资本成功运作国家

2、森林公园的先河,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评价为“是我国民营资本进入森林公园开发和资源保护的一块样板”。作为岭南佛教旅圣地,为弘扬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公园建成时择极具灵气的花岗岩,靠人工雕琢,历时三载,终请成净高33米、重达3000多吨的观世音菩萨圣像。13年来,公园通过科学发展,有序开发利用,在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弘扬健康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慈善公益活动, 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旅游、传统文化、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广东地区生态和宗教旅游奇葩。多年来的发展,观音山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公园先后获得多

3、项荣誉:2007年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设立为“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中国十佳休闲(生态旅游)景区”;2008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称号;2009年被评为广东“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4A风景区;2011年被评为“珠三角地区十大特色景观”;连续三年被为“深港市民最喜欢的旅游胜地”。然而,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外部环境的阻力,一直处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状态。公园负责人表示:“尽管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观音山公园将一如既往积极践行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砥砺前行,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比翼双飞13年前的观音山,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野之地,杂草丛生,人迹罕至。1999年,樟木头镇石新村投资开发观音山遭遇困难,工程停顿难以为继,山顶正在施工的石雕观音圣像面临着被炸毁的境地。观音山接手重新对公园生态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及观音圣像进行开发修葺。 多年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科学有序利用等方面,观音山森林公园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公园自筹资金,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林相、林木抚育、除虫防火,对古树名木建案立册,对珍禽异兽栖息地设立特别保护区,对水源地圈定保护,有效地改善生态自然环境。为加强对生态环境体系历史研究,观音山还创建了世界

5、首家以古树收藏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近年来出土的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古树100多棵,并免费对外开放,开展各项科普教育活动。几经生态修复,公园已是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拥有全东莞保护得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观音山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佛教文化、健康文化等旅游产业发展强劲,对当地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观音山旅游发展基本条件。观音山在发展中积极深挖山水资源背后的“健康文化”,升华佛教资源中的“观音文化”,继续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开拓“孝行文化”,顺应时代需求打造“姻缘文化”。自观音山开发以来,文化作为塑造品牌,提升旅游发展品位,

6、加快发展转型的重要基因,一直起着凝聚和催化景区升级发展的核心作用,并使观音山景区发展更有内涵。观音山13年发展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战略发展之一,每年自筹资金投入大量的人财力从事文化建设及沉淀,先后依托旅游资源举办了一系列有自主品牌、有社会影响力,有群众广泛参与,有美誉度的公益文化活动。自2004年起与全国政协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国观音山健康文化节”、与中国书法报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性法艺术大展”、与人民文学连续举办五届“观音山杯游记征文创作大赛”、与诗刊连续举办五届“中国观音山诗歌节”、与中国作协共同举办“中国作家高峰论坛”,以及先后举办了“东莞万人登山节”、“孝行天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行动”、“万

7、人相亲文化节”、“观音文化节暨佛教音乐会”等大型活动。观音山通过举办各种特色的文化活动,每年吸引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艺术家、作家、诗人等来到东莞,走进观音山,促进了旅游品牌的建设,探索出一种旅游发展新模式。观音山不仅打造了一个广东地区知名的旅游景区,更为可贵的是树立了文化旅游品牌,走出了具有特色的“观音山之路”。观音山正是通过建设特色的旅游文化,铸就了发展的核心灵魂。观音山以景区为载体,提供特色文化体验,以其带来的革新和裂变,正深层次地影响着观音山旅游走向未来!多位业内专家认为,观音山开创了民营资本经营国家森林公园的先河,借助民营资本完成对森林的保护、挖掘传统文化等方面工作,其发展模式

8、为全国各地其它生态公园建设提供了一种路径参考,这对盘活占国土面积20%的森林地带来说影响深远。慈善公益活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佛教文化、健康文化等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观音山还长期致力于倡导益民惠众的慈善公益文化,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也彰显了公众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观音山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举办企业家“诚信林”建设,倡导企业家在社会诚信建设中作出表率。近年来,观音山与观音寺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济困活动,走进孤儿院、敬老院,通过慰问济困、送温暖等形式,在社会掀起了扶贫济困的风潮。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日号召,自2008年以来观音山连续四年免费累计组织数十

9、万市民参加全民健身登山活动,在社会广泛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宣传健康生活理念。为了给单身男女青年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切实解决单身青年婚姻问题,观音山公园联合粤港主流媒体,主办多届粤港青年才俊文化交流活动暨万人相亲会。活动吸引近3万名粤港单身青年参加,千余名单身青年在观音山现场成功牵手,已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相亲交友盛会之一。此举体现了观音山担当社会责任,关怀关爱单身青年,同时也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粤港两地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观音山举办的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行动,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次教育实践,有力地激发青少年的家国观念,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孝行活动吸引了来自珠

10、三角地区近5000个家庭参与其中。孝行文化的建设,不仅让观音山的旅游文化更加厚重,更有社会教育示范意义。越来越多游客带着孩子来到观音山,通过了解观音山“孝行文化”,教育孩子行孝道。未来观音山每年还将举办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推动孝行文化进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伦理观念,促进社会家庭和谐。观音山多年来致力于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在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遗产,发挥公益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唤起社会的生态及人文意识,在保护和发展环境的同时荡涤内心污垢,营造社会人文情怀。艰难困苦成就一座山13年来,观音山秉承“成就一座文化名山,建设一方净土,造福一方百姓”的发展宗旨砥砺而行。在未获得各级政府及部门的

11、资金、政策的支持情况下,观音山殚精竭虑地用13年时间把近乎荒芜的青山,建设成岭南佛教旅游圣地,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观音山虽然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文化建设、品牌创建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业绩,但发展之路却并不平坦,可以说是“一路荆棘,一路坎坷”。观音山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磨难,主要是来自当地政府个别领导干部对观音山阻扰和强行收购。尤其是三项大型工程项目未经科学规划,强行穿越观音山,破坏生态资源和旅游景观,对观音山的打击巨大。屡次遭遇低价收购,公园夹缝中求生存国家三令五申要求扶持民营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产业。而2006年起,当地镇政府下发文件提出贱价要强行收购观音山

12、公园,理由是“民营企业不能投资旅游产业”。收购观音山并且不给现金,而以旧厂房作充抵。从此拉开了公园终年疲于应付当地政府的违法“收购大战”的序幕。2007年当地政府在没有征求公园意见,也没有任何经费保障措施和实施方案的情况下,猝然通知观音山免收门票。而入园门票是观音山主要收入来源,一旦断绝收入来源,公园势必陷入瘫痪状态。后来经公园力争,才于5月份恢复收取门票的合法经营权。由于观音山公园积极反应,在全国政协、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和领导的干预下,强行收购的闹剧被迫停止,但也引起了公园内部的恐慌,造成员工流失,严重影响了公园的内外形象和发展。直到2008年,当地政府决定终止收购观音山有关问题的商讨。200

13、9年,当地镇政府再次要求强行收购,并责令石新社区居委会到法院起诉,迫使公园交出经营权。之后,当地政府还以观音山申报国家森林公园未得到批准为理由向国家林业局申诉,欲取消国家森林公园的资质和公园现有经营管理公司的权益,此项举动国家林业局未予支持。别墅拔地起,非法工程穿园过,公园遭生存危机据新快报报道:观音山公园内沿着盘山公路两侧建有22栋私人别墅,尚有60多处地基准备修建。这些别墅或隐藏在密林之中或临近半山腰,或堂而皇之地建立在景区主干道两旁,成为观音山另一道独特风景。因当地政府不承认观音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且与观音山开发公司的经营权变更纠葛一直存在,多栋别墅便堂而皇之在公园重要景点登场。这些别墅

14、成了观音山挥之不去的心病。“这些别墅都大有来头,很多业主都是当地官员或其亲友。”让观音山负责人郁闷的是,“有几栋是观音山评上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建的。我们不停地举报,但他们就是建得起来。”著名的物权法专家宋永昌律师分析说,在观音山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之后再建别墅显然违反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在森林公园的重要景点、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即便是之前建房,也必须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除此之外,据有关报道披露,目前有三项建设工程都先后从公园的核心景观区直接穿越。一是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已经以填埋

15、的方式完成了施工;二是从莞高速清溪支线工程,其规划显示,以打通隧道的方式穿越公园核心区,该隧道工程已在开工建设中;三是东莞供电局高压输电线路穿越观音山架设线塔工程。自始至终,这三项工程是否应该穿越观音山森林公园的争议不断。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按照2008年最初环保部批准设计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并不通过观音山公园,而是从公园边缘地下顶管通过。后因当地政府的错误引导,施工方对工程方案进行了调整,以沟埋敷设方式穿越公园,穿越长度约为3公里。2011年8月下旬,在未向公园方提交林业、环保等部门同意穿越观音山公园路径施工方案的批准文件,施工及赔偿方案未与公园方面商量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便进入公

16、园内强行施工。公园方面认为该工程不但违反国家森林法,还属于典型的施工手续不全违法施工,并多次向各级政府及部门反映。2011年10月28日,省环境监察局执法人员按照环保部环审2008318号文件“工程自观音山公园西侧边缘通过,线路不直接穿过观音山公园”的规定,查实输气管线路径已变更为以大开挖方式穿越公园,存在线路变更未经环保部门审批而违法违规施工的问题,现场要求工程立即停止施工。然而,数月之后观音山公园强行施工事件持续升级。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2012年2月15日,施工单位在未取得公园同意天然气管道横穿公园的情况下再次强行施工并引发了冲突。公园在施工方强行施后即发函不同意其穿越公园,一方面是对方违法施工;另一方面担心高压高爆的天然气管道经过雨水冲刷暴晒后,火灾隐患威胁万亩森林,危及旅客安全。有关专家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