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29986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中建).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承包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 蜂窝1.1 产生原因(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漏振;(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1.2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1.3 处理措施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薄

2、弱松散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2 麻面2.1 产生原因(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2.2 防治措施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隔离剂;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振捣应充分密实;2.3 处理方法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

3、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光。3 孔洞3.1 产生原因(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3.2 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配以人工插捣;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3.3 处理方法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同配比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固。4 露筋4.1 产生原因(1)同“蜂窝”原因;(2)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3)缺保护层垫块;(4)钢筋过密;(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

4、贴模。4.2 防治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及保护层垫块位置正确,木模板应充分湿润;钢筋密集时粗集料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与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4.3 处理方法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高一标号水泥浆,使露筋部分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同配比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5 烂根5.1 产生原因(1)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2)浇注前未下同混凝土配合比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4)浇注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高析或石子赶堆;(5)振捣不实;(6)模内清

5、理不净、湿润不好。5.2 防治措施(1)根部支模必须仔细,尽量避免模板与地面之间的空隙(2)对于空隙采用木条、海绵或者砂浆进行封补,避免砼漏浆。(3)砼浇筑前要先行套浆,加强砼之间接合度5.3 处理方法(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gQS建筑医生网,建筑修缮,工程鉴定咨询,加固,补强,建筑工程问题诊断网(2)如修补厚度超过cm时,应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应间隔。灌浆料适宜在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3)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

6、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温度在15以上为宜,时间为7天。6 缺棱掉角6.1 产生原因(1)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2)木模未提前湿润,浇注后木模膨胀造成混凝土角拉裂;(3)模板缝不严,漏浆;(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5)拆模过早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6)养护不好。6.2 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6.3

7、处理方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同配比的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7裂缝7.1 产生原因(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10)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11)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裂缝的特征.7.2 处理方法(1)对于一般混凝

8、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液灌缝或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可用抹压一遍处理。(2其他一般裂缝处理,其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抹平,也可采用环氧泥嵌补。(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不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提高板的整体性。(5)通常、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8 颜色调配为保证修整部分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务必使用与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另外务必使用原标号水泥,尽量使用原批次水泥。必要时试验确定混合料的配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