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297055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基础卷(《生》《鱼》)(含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基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内容:九下五六单元 出卷人:龙美璇 日期:2013年3月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 基础(20分)1、 理解型默写(12分)(1)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作者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欲为圣明除弊事_,_肯将衰朽惜残年。(2)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诗人维护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_报君黄金台上意_,_提携玉龙为君死_。(3)关雎中直接抒写男子对心中爱慕的姑娘追求不到的苦恼的诗句是:_求之不得_,_寤寐思服_。_悠哉悠哉_,_辗转反侧_(4)_溯洄从之 _,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宛在水中坻_。(5)雁门太守

2、行中运用比喻,点明战争危机形势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 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p n( 睥睨 ),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2) 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bin j qn j ( 遍稽群籍 ),折衷是非。(3) 复明,满天yn mi( 阴霾 ),满江愁浪。(4)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ln c zh b ( 鳞次栉比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绿树浓阴中。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即使是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来仍希望有几个铜板在口袋里响的。 B.上海世博

3、会期间,很多外国旅游者来到中国,想借此机会领悟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明与风情。(“领悟”改为“领略”) C.森林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D.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通过今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B.中国撤离在利比亚的公民行动,表达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外交为民”的理念。(“表达”改为“体现”) C.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发展成本过高,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D.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

4、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去掉“超过”或“左右”)二、 阅读(40分)(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B.征于

5、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 C.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亭者谁 D.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6、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京东,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7、作者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苦其心志 ”,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 ”。作者还认为,有“法家拂士”的辅弼和对“ 敌国外患 ”的警惕是国家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4分) 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

6、患,死于安乐”。 B.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为论点提供丰富充足的事实论据,并据事例分析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C.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意识的危害性。(先正面论证,再反面论证) D.文章多用短句,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文辞虽简短,但理据充足,说理透彻,增强了说理的气势,使中心更鲜明突出。(二) 鱼我所欲也(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7、,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

8、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 B.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二者不可得兼 D.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10、 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由此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啊?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天性。 11、文中所说的“所欲有甚于生者 ”指的是正义的事业,正义;“ 所恶有神与死者 ”就是不正义的事业,不义。 (2分)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同时得到的情况下,

9、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 ”,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舍生而取义”的结论。(“结论”错误。) B.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作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 C.第二段作者先以贫者不食嗟来之食威力,论证人人都有“本心”;再以有人“不辩礼仪”接受“万钟”为例,论证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这一段是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D.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相互比较,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0、。 (三)每人都有一个宝藏(10分)小学的时候,读唐朝诗人卢纶的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那时读书多拘于死记硬背,意思是不深究的,只知道一位叫李广的将军,晚上出去打猎,看见一只横卧的老虎,就拉开弓猛力射去。他估计老虎死了。第二天去看,发现“老虎”原是一块巨石,射出的箭深深地扎在石头里。后来又有此诗的演化,说李广很惊奇,不相信自己有如此大的劲,又射了多次,可箭还是一支支的折了,最后只好放弃。人,包括别的动物,在生命危难的瞬间,释放出的自我拯救能量是巨大的。美国科学家做的“青蛙实验”几乎人人皆知:在锅底慢慢地用温火加热,青蛙优哉游哉地在水里漂游,等到水热得不能承受时,

11、却再也跳不出来了。相反,将一只青蛙猛掷入滚开的水中,它却能倏忽跃起而逃生。 可是,为什么平日里我们没有发现自身的这种潜能,而非要等到危险时刻来临才发出惊奇或无奈的慨叹?要是我们把这种潜能发挥出来,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会产生多么大的成效和功用啊!美国戏剧家桑顿怀尔德在我们的城镇中写了个叫艾米丽的姑娘,她死了,不过她发现她可以再到人世活一天,于是选择了12岁生日那天。那天开始的时候,她就有一种强烈的想品尝每一寸光阴的欲望。但她伤心地发现,人们都在漠然地生活着,都没有像她那样怀着强烈的感情去感受生活。在绝望中她慨叹道:“啊!人们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认识生活,大多数人都在虚度年华。”答案不言自明:是懈怠

12、!是对时光流逝的漠然,对享乐安逸的沉溺和追逐!因为懈怠,让我们失去了拼搏的勇气;因为贪图享乐,让我们再也觉不出潜存的危机,从而像温水中的青蛙,慢慢地被社会淘汰了。这真是让上帝都心痛不已的事。一个人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并不难,可是你不去做,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却是连鬼神也奈何不了的。扪心自问,你是否每天都在一种忧患和危机之中度过,是否真诚地拥抱了每一缕阳光和晨曦?又是否真切地体味了生命的意义与内涵“认识了生活”呢?所以再不要抱怨日子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庸无奇了,回头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你都是怎样跨过你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如果你仍旧放任你的步子在大街上闲逛,那就赶紧停住,去试着做一点有用的事

13、吧。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个巨大的宝藏,那里面蕴藏着无坚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开发需要你自己,当你把自己置于悬崖的边缘而无时不有一种切肤的危机感的时候,你就拿到了开启宝藏的金钥匙。1.文章题目中“宝藏”的含义是 人身上蕴藏的能量和威力(意思对即可) 。(2分)2.选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回答并分析其作用。(3分)答:举例论证1分。所举的事例:李广射虎青蛙实验美国戏剧(答出其一即可)1分。作用:示例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如用李广射虎典型事例,证明人与动物在生命危难的瞬间,释放出的自我拯救的能量是巨大的,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分。 3.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B )。(3分)A.人和动物

14、在生命遇到危险时,释放出的自我挽救能量是巨大的。B.我们要珍惜时间,挖掘自身的能量,将其用到工作和事业中去。C.要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一味地消极避世、得过且过。D.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能量和威力。4.你的宝藏是什么?你将如何挖掘它?(2分)答: (略) (四)(8分) 我睡了大约有九个小时,因为醒来时,太阳正好从东方升起。我想站起来,却动弹不得;由于我恰好是仰天躺着,这时我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都被牢牢地绑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厚,也同样地绑着,从腋窝到大腿,我感觉身上也横绑着一些细细的带子。我只能朝上看。太阳开始热遥来了,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听到周围一片嘈杂声,可我躺着的姿势,除了天空什么也看不到:过了没多大一会儿,我觉得有个什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轻轻地向前移着,越过我均脯,几乎到了我的下巴前。我尽力将眼睛往下看,竟发现一个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背直箭袋的人!与此同时,我佑计至少有四十个他的同类随他而来。我大为惊奇,猛吼一声,结果吓得他们全部掉头就跑。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们中有几个从我腰部往下跳,竟跌伤了。但是他们很快又回来了,其中的一个竟敢走到能看得清我整个面孔的地方,举起双手,抬起叹眼,一副惊羡的样子,他用刺耳却很清晰的声音高喊:“海琴那 德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