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图面表示方法统一规定1、图纸幅面2、图样比例种类比例原值比例1:1放大比例5:1 4:1 2.5:1 2:15x10n:1 4x10n:1 2.5x10n:1 2x10n:1 1x10n:1缩小比例1:1.5 1:2 1:2.5 1:3 1:41:1.5x10n 1:2x10n 1:2.5x10n 1:3x10n 1:4x10n1:5 1:6 1:101:5x10n 1:6x10n 1:10x10n注:n为正整数3、 图号编写总图:本人学号如RN3501110101部件图号:RN110101-1……4、主标题栏填写5、 明细表填写5.1“件号”:按其在装配图(总图)上的件号书写5.2“图号或标准号“栏a.标准的零部件填写其标准号;b.出图的零部件填写其所在图纸的图号;c.不出图的零部件不填写图号。
5.3“名称及规格“栏填写具体名称5.4“数量“栏一般零部件按实际数量填写5.5“材料“栏a.多种材料组成的部件,均统一填写“组合件”b.单个零件:填写其材料名称或牌号及材料标准如Q235-B5.6“重量“栏a.数量为一个的零部件“单件”栏不填写,只填写“总计”栏b.对于数量较多的零部件,如:紧固件、热管、翅片管等,单件,总计均填写6、图样在图纸上的安排原则左视图主视图技术要求明细栏技术特性表俯视图标题栏6.1装配图(总图)一般不与零部件画在一张图纸上6.2 图中的局部放大图应尽量安排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当一个图样有较多局部放大图时,在该图样上,局部放大图的编号应按顺序编号,局部放大视图,按其顺序号整齐排列,并允许排列在离被放大部分较远的地方7、 图面线型字体表示方法7.1、线型轮廓线——粗线,宽度取0.53mm 中心线——中粗线,宽度取0.35mm指引线——细线,宽度取0.25mm7.2、字体中文字体一般采用hztxt.shx等,字体宽度为0.758、图面件号表示方法8.1 件号一律注在引出线的横线上,横线用粗线,引出线用细实线注,引出线相互之间不能相交,并应尽量减少引出线与尺寸线相交,横线在同一图上应长短相同。
件号引出线按一个方向顺序,如件号引出线变更方向后,随后的第二个引出线将同向,不允许引出线的方向互相交错8.2 件号一般编排在主视图上,从图形的左下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排列所有件号应尽可能引在主视图上,方便查找有节点图时,主要件号应重复引在节点图上8.3 件号编排在总体尺寸线外侧主体尺寸尽量标注在没有件号的一侧注:粗实线的线型宽度为0.7,细线的线型宽度为0.259、剖面图和局部放大图表示方法9.1 一个幅面中有剖面图时,应从中心线出分割9.2 图中所需放大部位圈出的细实线,可为圆形、正方形或矩形局部放大图的符号不得与件号引在一起,以方便查找9.3 局部放大图的方位和结构形状,应与被放大部分一致被放大部分简化或省略的部分在局部放大图上应画出并表达清楚9.4 节点图或放大图比例与原图不一样时,应在字母或数字下面画出一条细实横线,横线下面注出该图比例;比例与原图相同时,可不注,也不画横线;特殊情况下不按比例时,应注“不按比例”,如:10 图样尺寸标注的规定10.1 相关尺寸应尽量标注在一条线上10.2尺寸标注值一般不得与图形及线条相交10.3 标注的尺寸允许有封闭尺寸,其中一个非主要尺寸增加括号,作为参考尺寸。
但机械加工件不允许有封闭尺寸10.4尺寸基准a.设备尺寸的基准一般应以设计要求的结构基准开始,并应考虑制造和安装时尺寸检查方便b.立式设备的竖向尺寸,应以设备底面为基准c. 接管在管口表中及明细表中表示清楚时,图中不重要的管口可不再标注接管直径和壁厚d. 在计算设备各部分尺寸时,一般不考虑焊接接头对接焊间隙如有焊接接头节点放大图,则应将对接间隙表示出来11 技术要求和技术条件11.1 技术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除设计数据表中所列出的设备在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时应遵循的规范或规定以外,对不同类型设备提出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11.2 技术要求应写在设计数据表及管口表的上方,用条文表示用多行书写格式,以方便编辑当内容多,在图纸上布置不下时,可单独编写单独编写的技术要求称为技术条件内容涉及:a. 设备设计、制造、检验、安装等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b. 设备材料标准;c. 设备焊接要求;d. 焊缝检验、无损检测探伤要求;e. 设备制造、检验的主要技术要求;f. 压力及气密性试验要求;g. 设备现场安装技术要求;h. 油漆;运输及包装要求;i. 吊装要求;j. 设备运行要求;k. 其它要求上述技术要求的顺序和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与修改,其中所遵循的标准规范不用注明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