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新同学.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29172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校新同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学校新同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学校新同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学校新同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校新同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居中心学校“一三五”课堂模式导学案 课题:新学校新同学 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徐安平 审核人:何家驹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融入新生活,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学校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向往和热爱之情。2、使学生具备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的新学习环境,包括外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学重点: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新同学建立真挚的友谊。教学难点: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新同学建立真挚的友谊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思考题:(1)谈谈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如何?(2)进入新的学校遇到了哪些新鲜事,对此

2、你有什么感觉?(3)自己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爱好或特长,可惯用语或习惯动作等。(4)找找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金钥匙?2、学生自读教材,思考以上问题,在书上做出标记。 学生独立预习、做题,教师巡视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一:校园里的新鲜事请你谈谈在新学校遇到了哪些新鲜事?(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活动二:“认识你,记住我!”(1)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就让我们先来认识我们的邻居,让我们完成这些活动与你的邻居握握手(前、后、左、右的同学)首先,让我们同桌之

3、间先握握手;然后,第一排的同学转过去和第二排的同学也握握手;现在把你最灿烂的微笑送给他们,并把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毕业学校、生日、爱好)告诉他(她)们。(2)部分同学的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刚才同学们通过活动已经对自己的邻居有了简单的了解,下面那些同学愿意勇敢地走向讲台,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全班同学记住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展示提升我来展示我的风采!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自主学习的答案归纳点拨教师板书本节所学的要点!学生归纳本节要点,教师点拨、板书拓展反馈1、进入初中对同学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这里“新起点”主要是指( )A、新同学 B、新老师 C、学生自身成长的

4、新开始 D、新环境2、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缺少热情,友谊之树就会枯萎B我们应该主动关心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由衷地予以赞扬C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太主动会显得掉价,会被别人看不起D主动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3、进入中学后,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取得好成绩,以下你认为不合适的是()A不管环境如何,只要闷头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B尽快了解新学校C尽快认识新同学,建立新友谊D尽快熟悉新老师,融入新的班集4、进入中学,小琴同学经常“离群索居”,内心感到孤单寂寞,她很想改变自己的孤僻性格,你认为改变这种孤

5、僻性格的最好办法是( )A 、走出个人活动的圈子,置身于集体生活中。B 、控制情绪,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C、 心中烦恼忧愁时,发脾气。D、 埋头读书,多与科学文化知识交朋友。5、上初中后,我们面对的同学大多时新面孔,为了尽快认识新同学,我们应该( ) .主动向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 .等同学主动来接近自己,不要轻易与人交往 .热情主动地帮助新同学 .踊跃参加竞选班干活动,努力为班集体服务 A、 B、 C、 D、6、下列行为有利于同学之间共同进步的是( ) .放学后,经常邀请同学去网吧玩游戏 .同学不开心时,主动帮其排忧解难 .同学不能完成作业时,热情主动让其抄自己的 .班干部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及时进行提醒并登记扣操行分 A、 B、 C、 D、7、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新的起点就应该( ) A.尽快熟悉新的校园环境B.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C.与同学们团结,共同进步D.把自己才智贡献给集体 ( )A、 B、 C、 D、(1)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与新同学建立友谊?(2)在新的集体中,你结识了哪些新朋友?从朋友身上你发现了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学生当堂做题,教师当堂讲解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