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28572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好后期复习备考,做好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得分能力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各科都已经学习过,文科综合与以前想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突出体现高考的选拔性,针对此种现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在后一阶段的复习备考中,进行文科综合能力强化训练,同时注意学科知能查漏补缺和信息收集,即所谓“串串人家的门、把好自家的门”。这一阶段要选准“热点”,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一、后期复习备考策略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稳扎稳打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依据考纲,紧扣教材,努力挖掘教材里面的知识点、重点和难

2、点。我们要坚守教材阵地,重视对课本主干知识的分析,又兼顾对课本边角知识的落实。2、分阶段,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网络体系。3.概括综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浓缩历史主干知识,找出内容精华。帮助学生减少知识记忆量,要立足于考纲所圈定的“知识范围”,讲解中要有取舍。要尽量节约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和消化知识。4.历史知识也有规律,知识要类化、同化。要教会学生“史实定位规律化,问题分析公式化”。这一点在世界近代史上是非常明显的。“史实定位规

3、律化”,如:美国内战的影响,这个知识在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第二子目录的最后一自然段,这像全球定位系统一样,很好定位。“问题分析公式化”,如:英国工业革命的六个条件是政权、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科技。这是一个公式,可以去分析美国、法国、德意志、俄国、日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的优劣,很自然就能分析出这几个国家的工业革命的特点。也可以用这些条件去分析这些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状况,很好用,就像公式一样。5利用网络,广泛收集各地高考信息。对于收集来的信息,文科综合三个老师一起研究试卷,找出试卷中材料新,设问新的试题,然后经过加工整理,组合成套题。二、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一)解答选

4、择题:材料刑选择题可分多种类型,如因果倒置、排列顺序、逆向选择、归类选择、张冠李戴等,平时教学要注意训练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因果倒置要判断大概时间、归类选择要排除典型、排列顺序要确定首尾、逆向选择要抓否定词,等等。具体解法如下:1、抓立意: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应认真阅读,并很快归纳出中心思想,最后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出立意,然后再看设问,就能很快找出答案。2、找关键词:不管是题干,还是选项,不能忽视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一般情况下,每道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解答选择题要突破识别“陷阱”关

5、。应该注意六个方面:注意偷换概念或偷梁换柱;注意因果颠倒或过程与结果混淆;注意歪曲观点或歪曲理论;注意以偏概全或以点代面;注意时空变换或语句太离谱;注意是否与阶段特征相吻合。3、排除法:高考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设置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除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二)解答材料解析题:高考试题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是课外的,也有少数是课内的,但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每个材料背后必然与课本中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着联系,否则材料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而且还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材料解析题要突破阅读材料和审题关。1、分析提

6、问,明确要求。材料解析题,一般有三种设问方式:结合(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怎样要求回答的;如要求根据材料回答,则答案一般包含在材料中,只须依据提问要求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或对材料中的史实、观点等进行概括,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在读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的关键词用笔划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漏。2、阅读材料,寻找答案。针对近几年来高考材料解析题的特点,材料较长,阅读起来很费时间,有的时候读一遍还不知到底什么意思,这样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突破,从而影响了做后面的题目。我在教学中,通常

7、是要求学生先阅读设问,然后带着问题材料,目的比较明确,也容易理解材料和组合答案。3、紧扣提问,认真做答。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而且在做答时最好把关键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前面。其次,要根据回答内容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详略,不要轻易中止自己的思维,即有的提问其答案不是一点,应继续思考,如提问中的“什么”、“哪些”、“怎样”等词语,其所包含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只一个;从考题赋分和参考答案的采分点情况来看,一般每个答案要点是24分,由此也可判定答案要点应该由几点或几句构成。4、学会转化,化难为易。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一将学术化表述的问题转换成自己熟悉或习惯的表达方式或简化提问;二将普遍性表述的问题特殊化或特殊性表述的问题普遍化。5、要求学生书写一定要认真,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定要做到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和序号化。这是对知道如何答题的学生而言的。对一些成绩稍微差的学生来说,这样要求肯定不行。那就要求他们学会“盖被子”,把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写满,尽量用材料上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尽量用书本上知识,多写一些评价,意义和影响等。从而达到提高得分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