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28449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最新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黑龙江大学实习报告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习名称:认识实习姓名:赵杰斌学号:20xx5068实习成绩:一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4日,地点:帽儿山老山林场实习目的与任务:1、稳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2、认识东北地区常见植物、昆虫及其所属科目、主要特征并且制作标本;3、理解当地气候环境,学习气象观测站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4、理解大豆、玉米等常见作物的耕作制度。实习内容:由孙阎老师带着大家

2、进展植物学的认识实习,孙老师给大家讲解了将近110多种植物。由李北齐老师和倪洪涛老师分别带着大家进展耕作学和气象学实习。李北齐老师带着大家在田间理解了有关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识,讲到中国的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以及粮食平安的重要性;倪洪涛老师带着大家参观了野外气象站并进展了小气候的观测。孙元老师带着大家进展昆虫学实习,采集并制作昆虫标本,张义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了植物学实习的相关植物。最后分别对在老山林场的实习情况进展了考察。实习心得:在帽儿山老林场的实习不仅稳固并验证了大家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大家学到不少新的知识,四天的实习为大家营造了互相交流的时机,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二)实习时间

3、:20xx年6月25日上午实习地点:哈尔滨市国家根本气象站授课老师倪洪涛实习目的与任务:理解地面气象站观测天气以及天气预报的预报和制作过程。理解探空器测量各种气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软件使用方法。学习气象站的建立以及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学会各种气象仪器如:通风干湿计、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浅层地温表和深层地温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读数方法。实习内容观测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处各项气象因素如;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老师把白色橡皮气球充满氢气后系在绳上和一个小的仪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点15分时有电脑控制让气球飞起来。气球是用来测得空中气象因素的

4、,探空器分别有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的感应器,并且用地面上的雷达来定位和传输所测得的数据。而像风俗和风向都是用气球的偏离位置以及偏离间隔 来经过计算得到的。像这样的测量一天重要进展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气象观测站正门朝北,规格2525,仪器摆放顺序从北到南依次按从高到低排列。我们最先看的是风向风速的观测,左边的是人工的右边的是自动的。然后看见一个小百叶箱和两个大的百叶箱,小百叶箱中放着通风干湿计、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和一个毛发湿度计人工;大百叶箱中放的是温湿度自计钟,用来自动记录各项气象因素。雨量计:用来记录降水量的仪器。分别左边人工右边自动的。人工记录较为准

5、确.地面温度观测有:地表温度计、浅层地温表和深层地温表。浅层地温表共有四只分别是测量5、10、15、20厘米深出的地温。深层地温表有四只分别是测量40、80、160、320厘米处得地温,电脑自动计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工和一个自动的辐射测量器。实习心得本次实习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使大家理解了气象观测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处。三实习时间:20xx年6月28日上午实习地点: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农作物研究院授课老师薛庆喜实习目的与任务理解黑龙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以及如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我国粮食作物布局如今国家所面临的各种粮食平安问题。理解土豆脱毒的原理和目的理解脱毒土豆的整个繁育过程。实习内容如今我国

6、耕地面积共有18亿亩。我国粮食年产量为每年5亿吨占世界总年产量的1/4,占我国年消费量的95%,其他的5%需要进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粮食量也只有2亿吨。玉米是我国如今种植面积最多的粮食作物,全国种植面积共有4.5亿亩,小麦有3.6亿亩,水稻有4.3亿亩,大豆有1.4亿亩其中黑龙江种植面积为5000到6000亩。玉米起源于墨西哥,500年前引进中国,如今品均单产1200斤每亩,高产田可到达200斤每亩。马铃薯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脱毒种植的技术。如今马铃薯脱毒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杀死病菌然后通过几次组织栽培得到无毒的种,为了降低土豆种子的本钱需要在没有病菌的地方种植假设干次。甜菜由于本钱比较

7、高,在效益上难与蔗糖相抗。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杂交稻,品均亩产可以到达1600斤每亩,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种主要因为制种与亩产之间的矛盾。大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制种也就是F1代很难产生。实习心得:本次实习我们理解了我国粮食消费与供需现状,认识了粮食规模消费,并理解到我国粮食消费所面临的宏大挑战,我们更加清楚我们肩负的责任。四时间:20xx年6月30日,地点:哈尔滨市农科院实习目的与任务:1、认识一些欣赏性植物2、理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术和新兴的生态型观光农业形式。实习内容:在老师的带着下认识了一些植物,理解了温室繁育以及一些欣赏植物的种植,认识了观光型农业的开展前景。来到市农科院看到了宏大的玻

8、璃温室,据讲解人员讲这个玻璃温室建于1980年,是最早的温室。里面种植了多种欣赏植物。如:时来运转、南洋杉、龙血树、常春藤、何首乌等等,有的还可以致癌,如海芋等;还有各色各样的花。多数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有采用墙壁式的节省空间,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岩棉包裹浸在培养液里,供其生长。优点:1)液层深(68cm)、稳定、缓冲才能大。2)能有效解决水、汽矛盾。3)营养液循环流动、增加溶存氧。4)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块根、块茎作物不种。5)养分利用率高达90%95%以上。不会或很少污染周围环境。基质培是利用基质进展无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岩棉培、袋培几种形式,比较适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消费接着参观

9、了瓜廊大道,各种葫芦科的瓜秧都长在这里。然后参观了新的温室大棚,在新的温室大棚里栽种的都是一些花卉,采用喷洒水的方式和风扇抽风的方式控制湿度。外部的植物到采用喷灌的方式灌溉。实习心得:农科院里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观也很具有欣赏价值。理解了一些栽培技术和形式使我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cOM更多实习报告推荐测量认识实习报告范文测量认识实习报告范文1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实习小组信息: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指导老师:XXX组

10、长:xx组员:xx、xx、xx、xx、xx、xx组员分工:选点与跑尺:xx、xx观测与读数:xx记录与计算:xx、xx描点与绘图:XX、XX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展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展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展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展测绘实习,18日进展识图实习。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稳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历和根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进步计算和绘图才能,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可以根

11、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根底。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到达如下要求: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2.掌握地形测图的根本方法,可以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才能;3.可以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才能与团队协作意识。二、实习任务及内容:(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获得200个左右的

12、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3.内容:(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根本物品);(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那么,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3)过程: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展。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

13、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控制点是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需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历。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管是基地班、地质一班

14、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单独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的。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

15、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仍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完毕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根底。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缺乏,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