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教学设计——《抗日战争》教材来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理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教学理念:充分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科学运用已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采用多媒体课件、剪辑的视频资源等,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互动,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和领悟历史。
根据“侵略与反侵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晰明了的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整合、问题的探讨、疑难问题的思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学情分析:《抗日战争》这节课同学都很熟悉,而且很多同学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加上抗日战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采取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与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规律性认识,并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难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手段: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教学。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二)教学流程设计[课前渲染] 采用电子白板课件 播放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片段和《国歌》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习兴趣,烘托渲染气氛[导入播放] 课前渲染,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片段和《国歌》,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导致的?(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主题一:狼子野心,野蛮侵华一、 日本三四十年代的侵华问题1:日本一系列侵华战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学思之窗”,老师简单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环节,通过提供的材料,指出分别是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调动学生思维,同时播放动画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日本侵华事实问题2:日军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多媒体课件播放“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南京大屠杀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朗读诗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模拟历史法庭,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主题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日二、全民族的抗战(播放剪切声音《保卫黄河》歌曲。
点燃学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抗日战争中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杨靖宇、张自忠、李宗仁等)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问题3:(探究)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老师通过电子白板讲解和批注,化难为易,同时进行思路点拨,指导解题方法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 理解从原因和过程作答统一战线能否建立关键取决于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否团结起来,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否团结取决于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还要明确哪一政党对两党的合作起了主导作用老师列出提纲让学生具体作答问题4: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与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在战争中的情况怎样? 初中已学,老师列出提纲,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自主构建知识主题三:凯歌奏响 抗日胜利三、抗战的胜利问题5:(探究)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用猜谜语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引发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等方面的能力问题6:(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教师进行思路点拨,提供图片和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主题四: 鉴史知今 历史的反思问题7:抗日战争胜利留下的精神财富? ( 朗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反思: (声音录制) 升华教材。
布置作业:同步练习课后探究【教学设计说明】从教学角度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崭新的教学情境,体现学生历史学习"经世致用"的价值;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讲,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钻研历史的积极性;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